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资讯 >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概况与对策研究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概况与对策研究

来源:致富资讯 时间:2020-06-15 点击:

“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 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发展概况与对策研究 -

 摘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市场经济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兴模式。在初步掌握该模式概念内涵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为例,从政策实施、企业发展、农民参与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该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该模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其他地区实践和推广该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575-04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一村一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示范带动等措施支持其发展,以此培育出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一村一品”产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经营模式,不仅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面向广阔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满足顾客日趋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开拓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视野。因此,“一村一品”经营模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措施。

 ?为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号召,各地农业部门围绕“三农”问题,纷纷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为探索该经营模式的发展路径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主导品牌的带动作用而引发了品种单一、社会矛盾突出 等问题,影响了该模式的推广和发展。为了正确把握“一村一品”的内涵和特征、发展现状,提出完善该模式的对策,有效地推进“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本文以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新农村试点为例,对以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1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村一品”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一乡一业”是在“一村一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指一个乡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发展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从生产成效上看,要求当地能形成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和主导产业;从生产主体上看,要求必须保障农民的决策自主权、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从生产环境上看,要求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1 区域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不同的地域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拥有不同的先天禀赋,因而在农业经济结构和主导农产品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其资源环境特色;同时,随着农产品总供应量的增加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农产品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地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也要面向市场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1.2 主导产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

 ?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方面都存在很强的同质性。依据特殊的资源优势,当地农业可集中精力先培育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然后通过主导产业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体先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区域农业经济的竞争力。

 ?1.3 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

 ?在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的背景下,与市场交易方相比,农业生产者在信息传播、价格决策上还处于弱势地位。要想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资源优势,形成主导产业的集约化经营,需要政府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推动。各地政府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可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扶持主导产业的发展,强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2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日本大分县,现已成为世界上许多欠发达国家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经营模式。作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营发展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政、企、农”协调发展的独特农业现代化之路。

 ?2.1 发挥当地区域优势,引进优良新品种

 ?六指街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南部又毗邻平湖区,水源丰富,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种植水莲。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都有种植湘莲的传统习惯,悠久的种莲历史为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但农业创收、增收的幅度依然有限。为了挖掘当地种莲的潜在空间,依托和发挥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以及熟练的栽培技术优势,六指街道基层组织富有创见性地从湖南引进太空莲这一优良品种,并在 陆嘴村、胜洪村等地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形成了“家家有水田,户户种莲米”的太空莲种植示范基地。由于太空莲品种优良,生育期长、结实率高,因此其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国内外市场广阔。因其种植成本较水稻等大田作物低,产量高、收益高,所以当地农民皆凭此大幅度增收,农业增效可观,太空莲也被称为“致富莲”。

 ?2.2 结对帮扶,构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与推广,要求基层组织必须完善基于主导产品的社会服务体系,尤其是投资融资体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为优化农业生产的市场环境,六指街道深入开展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的帮扶活动。一方面,通过加强城乡信息沟通渠道,优化了村级领导干部结构,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结对单位的帮扶,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优势互补,以共同发展集体经济。这种结对帮扶的形式,为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目前,该街道接受投资 1 100 万元,计划援助项目 177 个,如政府在胜洪村进行对口基金帮扶,为种莲农户一次性支付太空莲种子,并直接补贴种子和肥料费用达 50%,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种田的投资压力。

 2.3 统筹规划,重点扶持主导产业

 ?六指街道因物产丰富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北湖荸荠、莲子、六指小龙虾、甘棠板鸭等绿色天然农产品都极具浓郁地方特色,而这些风味独特的农产品能在市场上顺利流通都离不开基层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在陆嘴村、胜洪村等地,政府重点扶持太空莲的引种,现种莲面积已达40 hm2,单产可达1 875~2 250 kg/hm2,基本实现了全村参与;在西湖村,政府重点推动以永生鸭业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养殖业的发展,一次性给予永生鸭业 70 万~ 80 万元的资金补贴,使其负债率维持在 20%左右,现累计吸引附近黄陂、新洲区几千户农民投入生产;在东湖村,政府投资建立了近 400 hm2 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还为各养殖户购买了每 750元/hm2 的保险费以抵御自然灾害。该街道还先后引进了 10 家龙头企业流转土地 1 100 hm2,发展了如新联村江源熊氏 67 hm2 美国竹柳种植基地及近 33 hm2 的现代甲克养殖基地、大嘴村英才生态农庄蔬菜果树种植基地、曙光村国英种业 33 hm2 优质稻制种基地等建设基地。

 ?2.4 “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科研院校”的运营模式,加强多种形式主体的合作

 ?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企业、高校、农民等多方面群体的共同努力,因此各利益主体之间必须加强合作、实现各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永生养鸭有限公司在生产一体化的过程中向养殖户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支持,并回收农民养殖后的成鸭,还设定较高的鸭苗、饲料、成品价格,以高价出售鸭苗和饲料,又以高价回收成鸭,这种“三提供一回收”的经营模式及“三高”的价格模式实现了公司与农户的双向互赢。为缓解家禽养殖户的资金困难,该地成立了水禽养殖合作社,凡入社的农户可在农村商业银行开通农行惠农卡信贷业务,提供每人每年 3 万~5 万元的小额贷款,可随贷随还,灵活性很大,客观上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加了活力。为提升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该地也注重加强与重点院校的合作,以高额资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作用和资源优势,用先进的技术引导农民规范生产、优质生产,加强了科研院校与农民之间的技术经验交流。

 ?3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品种单一,附加价值低

  ?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优势的传统农业,种类简单、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环境,农业经营普遍以户为基本单位,生产规模小,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也进一步限制了深加工的发展。现今,农产品中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粗质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且价格低廉,使得农民增收有限,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六指街道种莲户生产的产品多为晒干后的黑老莲米等初级农产品,对产品并未进行深加工就直接出售,其附加价值极低,最终可能会影响到“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

 ?3.2 社会矛盾比较突出,限制了模式推广的进程

 ?“一村一品”模式要求以村为基本单位,全村实现一个或多个主导产品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协调众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推进“一村一品”的过程中,六指街道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

 ?1)征地与失地的矛盾。一方面,企业生产规模的壮大需要征集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却宁愿把土地沦为荒地,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命根子”转让给企业。

 ?2)劳动力需求量与供给量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家务农的多是中老年农民,有些甚至是丧失了劳动力的农民,但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的供给不平衡。

 ?3)传统观念与先进思想的矛盾。许多地区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受到传统种植栽培技术优势的影响,有些农民不愿改变原来的种植结构,使产品的规模化经营面积受限。且农民对该模式的认知度和实践积极性不高,使得政策对农民生活的促进作用尚未 完全发挥出来。

 ?3.3 资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影响农民实践的积极性

 ?为早出成效,基层政府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优先发展条件适宜、销量前景可观的产品或产业,往往把资金、技术等资源过多地集中投入到个别村庄或企业,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拉大了不同村庄之间农民的贫富差距。这种过分强调了先进地区或企业的示范作用而忽视带动作用的方式,反而使政策失去了其本来的目的和意义。据相关数据显示,六指街道种植太空莲的农户按平均单产约 1 875 kg/hm2 计算,每公顷纯收益约为 30 000 元,而以种植水稻或湘莲为主的农户纯收益只有 19 500 元/hm2 左右,年均收入比为 1∶0.65;养鸭户每公顷年均收入在 15 万至 30 万元之间不等,与非养鸭户每公顷年均收入比约为 1∶0.53。这种贫富差距的加大,会极大地挫伤农民实践的积极性。

 ?3.4 生产主体整体素质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大多基层组织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主要依靠行政力量的推动,农民实践主体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原因主要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和文化水平低下有关。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中,农民普遍存在卖价低、无法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等问题。六指街道太空莲的销售多为私人之间的直接交易,作为生产者的农户无法掌握市场交易价格的主动权。由于太空莲的种植多以户为单位,生产自负盈亏,农民往往会因资金困难等问题而急于卖出农产品,且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所以产品卖价低廉、农民增收有限。据了解,太空莲的卖价时常在 11.25~90.00 元/kg 之间波动,差价较大,加剧了农民种植的市场风险。

 ?4 完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经营模式的对策建议

 ?4.1 实施产品深加工计划,构建产品品牌多样化体系

  ?在推进主导产品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同时,基层政府应引导农民或企业进行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初级农产品向高级农产品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而为农民创造更大的收益,如将太空莲米磨成粉入药、莲子加工成滋补品,还可开发出荷叶茶、莲子汁、莲芯茶、藕粉等系列产品,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经营;同时,结合当地特色,不断改良品种、引进新品种,进行农作物的轮换种植,改善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另外,应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选育出优良的莲花作为观赏景点,并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业,如农耕年华、生态农庄、木兰山旅游等,实施多元化品牌战略。

 4.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企业发展的不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激发了各种严重的社会矛盾,基层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或社会化服务的措施,如建立市场信息沟通机制,使农民能快速、准确地掌握农产品价格、供需量等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加快产品销售渠道的疏通;增加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激发农民务农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农民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模式的参与率;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村务公开栏甚至网络,培养农民参政议政、行使市场监督权利的意识和观念,加强农民与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促进农民对“一村一品”政策或模式的了解,平衡农民与各群体之间的矛盾。

 ?4.3 重点支持与全面促进相结合

 ?在培育主导产品和产业的同时,基层政府要统观全局、合理规划,统一协调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这也是“一村一品”模式健康实施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政府要扶持一个或多个市场潜力较大、附加值较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品牌资产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注重模式的推广和辐射机制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对周边农民的吸引作用,通过企业带动农民、示范村带动周边村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切忌单试点、高投入,避免辐射效果小的局面。

 ?4.4 成立农业合作社、加强农民培训的力度,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实践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收益群体,其文化素质的高低、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一村一品”模式的推进和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单一分散的小农家庭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更无定价的主动权。农业合作社却能将具有共同利益的松散农民联系起来,组成农民利益共同体,提供市场购销信息、技术服务指导,为协调农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有利平台,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同时,政府要加大农民技能培训的资金投入和支持,把教育、技术、政策推广相结合,为农民增收创造一个新的台阶;企业要注重改进农民技能培训的机制、提高就业农民的素质,并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吸引广大年轻劳动力就业,以推进企业机械化、信息化的进程。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 经营模式 一品

上一篇:公交车队工作总结
下一篇:民办学校调研报告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