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养殖致富 > 竹鼠 > 科技苑【◆科技苑20151102期◆黑暗,让种子得到了生机】

科技苑【◆科技苑20151102期◆黑暗,让种子得到了生机】

来源:竹鼠 时间:2018-12-12 点击:

漆黑的房间里,他们忙忙碌碌的在做什么?仅仅两天时间,这些苗怎么就这么齐刷刷?为什么在黑暗的环境下,能育出这么好的水稻秧苗呢?《科技苑》为您讲述。

  每到水稻快要收割前一段时间,最常见的就是农户在田间地头忙着播种,育新苗。可是在浙江省诸暨市的山下湖镇,却看不到这样的场景,只看见一些人在一间黑屋子里,忙来忙去,这是在干什么呢?  这是一间没有窗户,没有灯光的黑屋子,里面烟雾蒙蒙,只有几堆高高叠在一起的塑料箱,这一盘盘叠在一起的是什么?豆芽?花苗?芽苗菜?想不到吧?这些刚刚发芽,像豆芽菜一样细嫩的小东西,是水稻种子刚长出的嫩芽。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告诉我们,虽然空间小,可种子在里面只呆两天,这个空间足够了。这两天的时间,也不需要阳光,它的独特就在这。两天两夜后,种子一出芽就搬到大田里去了。   解说:朱教授说,这些像豆芽菜一样的水稻秧苗,都是种植户提前预定好的。以前农民也自己育秧,但是有很多问题,育苗时有的不出苗,有的出了苗也不整齐, 大的大,小的小,用插秧机到田间插秧时,太小的要么插不上,要么直接插到泥里,活不下来,这些漏下的秧苗还得人工去补苗。  现在他们用新方法在很短的时间里让种子发芽,农户搬回家后,只要几天的时间,这些嫩嫩的小芽就会迅速变了一个摸样。  这秧苗长的,那真是没说的,绿油油,像地毯一样整齐粗壮,感觉就像是精挑细选挑出来的,可朱教授说,这可不是人家挑选出来的苗,就是那些在黑暗的房子里育出来的,专门用于插秧机的标准秧苗。   别看就是在黑屋子里长两天,然后就搬到阳光下,这么简单的过程,却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和他的课题组成员,经过五年摸索和试验的结果。这两天两 夜,使育出的秧苗奇迹般变得整齐一致,这一变,包含了很深的科学道理,是一个育秧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它解决了机插秧漏苗,缺苗的问题。  机插秧要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苗要育好,那么现在农民生产上,机插育苗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的是从播种到出苗,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稻区,已经基本实现水稻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插秧也可以机械化,并引进和研发了不少先进的插秧机械,可装备水平提高了,秧苗的质量,却成了一个影响产量、效率和效益的问题。  插秧机不具有人工智能,它可不会判断哪棵秧苗的好坏,它可不会挑肥拣瘦,抓起来就会往地里扎,有些太细的就会抓漏,种不上,有些太短的秧苗的直接就给摁到泥里去了,这样的秧苗根本活不了。  机器就是机械的,它没有苗的地方它也插下去了漏秧率很高。这样子就要补苗了,最后补的跟原来插的生长的进度又不一样。

◆科技苑20151102期◆黑暗 让种子得到了生机  目前,现有的育秧技术使用多年,虽然产量也很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出苗不整齐,里面还是有弱苗的出现,抽穗时,强苗都已经抽出穗了,弱苗还在努力长个子。育出的秧苗不好,让插秧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也使不上劲,这样就会影响产量。  朱德峰从事水稻研究三十多年,他明白,造成这些损失是因为有强苗,弱苗的问题。  农民育秧中从播种到出苗,要么出苗不整齐,那么烂种烂芽,烂秧,秧都没有了,插下去了漏秧率很高,所以机插秧表现不出它高产高效。  在浙江当地,现在主要存在两种育秧方式,一种是农户在自己的田里用泥浆育秧,虽然成本低,但是出苗质量可没有保证。  因为人工操作,毕竟是靠手工,种子撒的不均匀。手法好点的就匀些,手法不好,就不匀了。机器插秧时就会抓不到秧苗,另外加上太阳的暴晒,总的来说,还是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用泥浆育苗,秧苗发芽率不高,很多种子白白浪费了,另外还要人工补苗,这育苗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对于高度机械化的插秧机来说,这种育苗方法用在机插秧上,成本高,效果也不好。这个一百颗种子只能出五十棵苗。  寿建尧是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负责人,每到插秧的季节,他们最头疼的,就是会接到很多农民的求助电话。  在浙江当地,还有一种比较好的育秧方式,就是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由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建设玻璃温室大棚,在大棚里进行工厂化立体育秧,育好秧苗后提供给农户机插。虽然效果不错,但就是满负荷去做,还是供不上当地农户的用秧需求。

由于水稻育秧的季节非常短,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这种玻璃温室的作用,是让种子在这里出芽,将播好的种子放到育苗架上,一排最多可以放五个育秧盘,5天 后,种子才会出芽。这个玻璃温室即使连续运转,也只能育出四批秧苗,只能保证一千亩水稻的种植。可这个镇上有6000亩水稻的种植面积,不够的秧苗,种植 户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水稻育秧时间短,温室大棚不够用。另外成本高,建一个玻璃温室的成本要上百万,一个镇也就只能建设1到2个,一年也只能用三次,其他时间都闲置着。  另外,种子出芽最关键的是温湿度,在这样的温室大棚里也很难控制,这里育出的秧苗也不太齐,是因为这个温室大棚也有自己的缺点。  所以太阳一出来之后,温度升高的非常快,如果没有太阳的话,温度一下子就降下来,在种子出苗期间,温度湿度很难控制。  育秧是机械化插秧发展的瓶颈,育秧的关键是出苗,能不能为插秧机量身定制出一种,整齐粗壮的秧苗呢?朱德峰和他的团队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  要保证出苗整齐一致,首先午从温度、湿度上做文章。他和团队的工作人员做了很多次实验,都不理想。一次,在清理实验用的种子袋时,工作人员发现,有些用剩的水稻种子,随意丢弃在黑暗环境里,居然自个出苗了。  这都是没光的,两天两夜以后芽已经出的很好了,根也很长了。   虽然没见光,苗也很黄很弱,但长得还不错,最关键的是它们比较整齐。这给了他们一个启发,打破了他们原有的育苗思路,他们想,种子出苗可以不用光,那么 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都能育苗,另外,在黑暗里能出苗就用不上温室大棚了,成本不就低了吗?这样操作也简单了,把育苗盘直接叠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于是,他们就照着这个路子做试验,可一试就出问题了。叠盘叠上去,把芽压住了,它长不出来了。  采用老式的秧盘,盘底比较浅,下面秧苗一冒头就顶到上面秧盘的底部,苗被压得东一撮西一撮,长得更难看了。   秧盘不但压住了刚刚发芽的小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容易滑落。这种育秧盘是为原来的育秧方式服务的,原来它们放在架子上,不怕压,所以不需要空间。可现 在直接叠在一起,简单是简单,也省事,可叠高了就开始倾斜,容易滑落。不叠起来,种子就见光了。看来,还得想办法让盘叠起来,固定住才行。  于是朱德峰他们就自己研发,设计出一种有卡槽的秧盘,还加深了盘的高度,这盘与盘之间有一些间隙,秧苗就不用再担心被压着了。  解决了秧盘问题,朱德峰松了口气。他们把播好种子的秧盘叠加在一块,堆在院子里,盖上黑布等待着。两天后,一检查,却都傻了眼。  放在外面,把呢绒盖,上面布一扎,两天以后,一打开发现上面长的很好了,下面,中间怎么那个差了一点,到最下面什么都没出。  种子都是在黑暗的土里,营养一样,环境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在最上层的秧苗能出苗,中间的出的参差不齐,下面的就根本不出苗了呢?  后来就把摞起来的温度计放进去检测。发现上面很高,中间低一点,下面很低,所以因为温度的差异,造成了差异。   原来,在户外,这些育苗盘叠在一起,虽然盖上了遮阳布,但上面秧盘被太阳直晒,温度高。由于内部不循环,上 中 下三层秧盘内的温度高低,相差可达1度以上。别看这一度的差距,就能影响种子出不出苗。看来没有光照可以,可必须得有相同一致的温湿度,才能保证种子出苗 整齐。  于是他们把原来的玻璃温室大棚封闭起来,遮黑。又添加了控温和控湿度设备,上下用气体的循环,让屋子里的温度和湿度都一样。  上层、中层、下层的温度是一样的。秧盘把它放进去,保证了温度,湿度也保证了,上下出苗就一致了。  在这个密闭的出苗室里,虽然没有光,可是有温度调节和加湿设备,可以按要求调节种子出苗时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这不,只要2天的功夫,苗就齐刷刷的长出来了。   两天,比原来少了三天的时间,在20天的育苗期内能减少60%的时间。原来20天育四批苗,现在20天就能育出10批,原来在玻璃温室的架子上一排只能 放5个育苗盘,现在叠在一起一排可以放50个育苗盘。原来一个温室大棚可以供应一千亩水稻的种植,现在,同样是一个温室大棚,改造后能育出供应一万亩水稻 的种植。  这个试验的成功让朱德峰他们非常振奋,于是就开始向一些种粮大户推广,可没想到,到了别人那里,这种育苗方法却不灵了。   原来,朱德峰他们育苗时,因为没有专门的水稻基质,他们就采用了其他的基质。而到了种粮大户那里,考虑到成本太高,种粮大户们将基质换成了当地的红土 壤,而当地的红土壤粘性比较大,种子播下去后,浇水多了,土壤容易被水压得太实,种子缺氧很容易闷死;浇水太少,种子又容易干死,还是出不了苗。  种粮大户的失败让朱德峰他们意识到,要育出好的秧苗,必须研发出专门的水稻基质。经过反复试验,他们研发出了我国首例水稻育秧基质。而且还在基质里添加了后期管理中,预防病虫害所需要的一些物质。  现在开发的基质。基质的透气性、保肥,保水性以及病虫害的防控都在里面了。  有了新的配方后,所有的环节都标准化了,不管放到哪个地方去育苗,2天后,都会整齐一致的出苗,让水稻育秧完全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  小芽一冒出头,就可以把它们运送给预订秧苗的农户了,将这些叠在一起的秧苗用叉车移出,搬到运输车上,供给各育秧点,又快又方便,大大提高了专业合作社的育供秧能力。   原来一个玻璃温室大棚,只是略加改造,把它封闭遮黑,加上控温控湿设备,就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出苗室。在这里,温度 湿度是一样的,基质是一样的,所有种子在黑暗里的待遇是一样的。这些标准化的改变,使水稻育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秧苗粗壮,整齐了,插秧机就能更好的发挥 自己的作用。  通过育秧模式的创新,种植户不用再自己育秧了,到育秧中心就可以买到健壮的秧苗,这项技术,在促进水稻生产的机械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技部门对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功能。

推荐访问:生机 得到了 种子 ◆科技苑20151102期◆黑暗 让种子得到了生机 完美告白20150211期 科技苑2015全集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