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项目 > 养殖 >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浅水藕栽培有哪些技术要学习的?】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浅水藕栽培有哪些技术要学习的?】

来源:养殖 时间:2018-12-22 点击:

莲藕的维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中含40~50毫克),还含有多酚类化合物、过氧化物酶,能把人体内的“垃圾”打扫得一干二净。

莲藕中含有比较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约2%),其氨基酸构成与人体需要接近,生物学价值高。此外,莲藕还富含膳食纤维(2%左右),钙、磷含量也较高(钙为89毫克,磷285毫克)。

莲藕含铁量较高,常吃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对肝病、便秘、糖尿病等虚弱病症颇有裨益。

所含有丹宁酸有收缩血管和止血的作用,对淤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及产妇、血友病人极为适合。

可以消暑清热,是良好的祛暑食物。浅水藕栽培有哪些技术学习的?

浅水藕栽培有哪些技术要学习的?

一、藕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保水性强的粘壤土、多施堆肥可减少藕身锈斑,每公顷施30000-45000公斤土杂肥,或60000公斤绿肥。 

二、选种和栽植 

一般于清明至谷雨排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采收,一直可采到翌年清明前后.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后把节较短的整藕或子藕作种用。栽植的行株距早藕为166X133厘米,每公顷3000穴,即排放带有3-4个藕头的种藕3000支;晚荷行株距为250厘米见方,每公顷排带有3-4个藕头的种藕1650穴。如用子藕则每穴排2支。一般每公顷需大藕2250-3750公斤,小藕1875公斤。 

栽种田藕时,先将藕种按规定的株距及藕鞭走向排在田面,然后把藕头埋入泥中10-12厘米,而后把节稍翘在水面上。无论是田藕或荡藕,栽植时要求四周边行藕头一律向田内,以免藕鞭伸出田梗外。 

三、加强藕田管理 

1、耘草、摘叶、折花蕾:如有花蕾发生,应将花梗曲折。 

2、水位调节:萌芽生长阶段,保持浅水层3-5厘米,提高土温,促进发芽;荷叶、莲鞭旺盛生长阶段,保持水层12-15厘米;开始结藕阶段,以浅水为宜,3-5厘米;刮大风时水层要深以保护荷叶;采收前一个月要保持浅水层。 

3、适时追肥:基肥为主,占总肥量的70%,追肥占30%。在荷叶旺盛生长和开始结藕时进行两次追肥,人粪尿每公顷施30000-45000公斤。每次施肥前应放浅水,使肥料吸入土中,然后再放水至原来的深度。 

4、转藕梢:当卷叶离田边1米时,随时将藕梢向田内拔转,转藕梢应在中午茎叶柔软时进行,以防折断。 

5、病虫害的防治: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预防方法是尽心竭力连作,减少氮肥施用量,还可用石灰消毒,每公顷施2250-3000公斤。           主要虫害有蚜虫、斜纹夜蛾,蚜虫可喷40%的乐果乳剂1500-2000倍,亦可用50%的可湿性来蚜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对斜纹夜蛾,用来铃皇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 

四、采收和贮藏 

采收嫩藕时,叶片还青绿,一般不放干田水,用手扒取;叶部枯死采收老藕时,应将藕田排干,用锹挖取。藕挖出后,一般不耐贮藏,冷天可贮一个月,早秋和晚春只可贮10-15天。贮藏的藕要求老熟,藕节完整,藕身带泥无损伤,折断处要用泥封好。贮藏和运输时,不能放太厚太紧,上面要盖荷叶和水草,经常浇水,始终保持冷凉和湿润的环境。

五、要点

1、选择优良种藕。选择适合浅水栽培的优良品种做种藕,如中早熟品种,鄂莲五号,中晚熟品种,鄂莲二号。种藕要选粗壮、芽旺、无病虫害、无损伤。

2、选择肥沃的粘壤土田块。浅水藕由于根部不发达,又没有根毛,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为宜。

3、栽培方式。播种时种藕顶端斜向下成30度倾斜,后端稍露土面。适当密植,有早熟增产作用。一般早熟品种密度为:行距2米,穴距0.7米。晚熟品种应适当稀植,其密度为:行距2~2.5米,穴距1米左右。

4、科学调控水位。浅水藕水层管理总的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萌芽生长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茎叶旺盛生长期水层要深一些,以12―15厘米为好。结藕期水层宜浅,以4―7厘米为好。

5、土壤准备好后需要施足底肥。浅水藕的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的种类很多,有作物秸秆、腐植酸肥、微生物肥、农家肥、复合肥等。如果使用农家肥和复合肥,每亩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4000到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00千克。

6、适时采收。莲藕在终止叶出现后,终止叶的叶背呈微红色,基部立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时,藕已充分成熟。此时即可挖藕上市。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