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养殖致富 > 养马 > 养羊业|如何发展养羊业

养羊业|如何发展养羊业

来源:养马 时间:2018-08-16 点击:
养羊业一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养羊业的要求已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6-17世纪,西班牙美利奴羊的出现及其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18世纪初人们追求高档毛料,使养羊业注重羊毛生产,培育了大量的毛用羊特别是细毛羊,形成了以细毛羊为主的世界养羊业。至19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区域经济特征、适应区域自然资源特点、体现民族特色的羊毛生产体系,并由此推动了毛用羊产业的形成。如澳大利亚细毛养羊业始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已发展为农业的主要产业,20世纪,绵羊的数量和羊毛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号称“绵羊王国”。18至19世纪,羔羊肉生产开始兴起,20世纪60年代,养羊业开始向多极化发展,肉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世界羊肉的生产和消费显著增长,并且许多国家羊肉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生产瘦肉量高、脂肪含量少的优质羊肉,特别是羔羊肉,并开展了相关育种工作。1.1毛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1.1.1全世界的绵羊存栏数稳中有降,许多国家的绵羊存栏数下降幅度较大。1987年绵羊存栏数为115764.3万只,2003年为102859.4万只,减少了8.78%;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美国的绵羊存栏数减少了5~30%。1.1.2世界羊毛产量持续下降,大洋洲的羊毛原毛产量在世界上仍占有很大比重。如2003年全世界的羊毛产量仅为1987年的69.8%;2003年大洋洲的绵羊存栏数为14291.5万只,是世界绵羊存栏数的13.89%,生产羊毛原毛77.21×104t,占世界羊毛原毛总量的36.11%;相反,2003年亚洲的绵羊存栏数为45354.9万只,是世界绵羊存栏数的44.0%,而生产羊毛原毛70.98万t,仅占世界羊毛原毛总量的33.1%;1.1.3存栏绵羊只均产毛量连续下降,而大洋洲的存栏绵羊只均产毛量仍很高。全世界存栏绵羊1987年只均产毛量为2.64kg,而2003年为2.08kg,下降了21.2%;大洋洲的存栏绵羊只均产毛量为5.57kg,而南美洲、欧洲、北美与中美洲、亚洲、非洲分别为2.55kg、1.97kg、1.94kg、1.73kg、1.09kg。1.1.4世界许多国家开始生产优质羊毛,并进行了相关育种工作。最近对羊毛质量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特点之一是毛纺市场对羊毛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澳大利亚,羊毛减产的几乎全是较粗的细羊毛,即平均纤维直径在19μm以上的,而19μm以下的羊毛却大幅度增产。1988/89年这类细毛只占4.4%,1996/97年为14%,1998/99却高达20%。培育80-90支的细毛羊新品种和研究细羊毛加工中的变细技术,即有18μm变为16μm,并形成无卷曲、有强光泽、似蚕丝状的细羊毛在澳大利亚已经兴起。1.2肉用方向主要发展特点1.2.1全世界出栏羊数、羊肉产量、人均占有羊肉量逐年增加。1.2.2羊肉生产的增加不仅表现在产量上,同时反映在羊肉生产的结构上,就是肥羔生产迅速增加。如法国的羔羊肉占羊肉总产量的75%,澳大利亚占70%,英国和美国占94%,新西兰占80%;1.2.3在养羊业发达国家,肥羔生产的良种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国外羊肉产量较高的国家,欧洲有英国、法国、俄罗斯、罗马尼亚;美洲有美国、巴西、墨西哥;大洋洲两国;亚洲有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世界若干国家已将养羊业重点转到羊肉生产上,充分利用本国条件,采用高新技术、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建立本国的羊肉生产体系。羊肉在人们肉类消费中的不断上升,不仅刺激了绵羊生产方向的变化,而且使羊肉生产向集约化、工厂化方向转变,引起了人们对多胎绵羊品种的重视,利用途径主要集中在:利用芬兰羊(Finnsheep)、罗曼诺夫(Romanov)等品种资源来培育新的生产性能更高的多胎品种;利用多胎品种进行广泛的经济杂交来生产肥羔。如新西兰,1997年绵羊存栏44.70万只,产羊肉52.4×104t,只均胴体重17kg,出栏率63.2%。根据新西兰育种协会(NZBA)1998年资料,现阶段新西兰饲养的绵羊品种29个,一般均属于生长发育快、早熟、肉毛性能好、繁殖率高的肉用或肉毛兼用专门品种,其中罗姆尼种羊(Romney)2770万只,占全国绵羊总数的55.74%,柯泊华斯(Coopwarth)和派伦代种羊(Perendale)占24.9%;注重经济杂交,利用杂交优势,并向多元杂交发展,选择体大、早熟、多胎和肉用性能好的亲本进行经济杂交。1991年市场上需求的胴体不仅要瘦,而且肉要多,所以新西兰育种向生产15kg以上较大胴体、脂肪含量24%、眼肌面积11.0cm2,GR值8.0mm的标准努力。父本用南丘、萨福克等,母本用罗姆尼、派伦代、柯泊华斯和考力代等进行经济杂交。到1994年生产羊肉就达52.7×104t,95%的羔羊肉、55%的成羊肉用于出口,占世界羊肉出口的44%。澳大利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利用美利奴×边区来斯特×肉用短毛羊(如无角陶赛特)三元杂交方式生产肥羔。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选择杂交的父本品种也不一样。其生产的40%的羊肉用于国内市场,出口市场为中东和日本。现在由于乌拉圭谈判的结果增加了羊肉出口的困难,国内市场成为主要市场,约占羊肉总量的85%。美国,肉主毛从是其主要特点。绵羊3-4月龄断奶,育肥至6月龄,使屠宰活重为40-45kg。生产方式为山区草原繁殖、平原集约化育肥,以发挥地区优势。绵羊数为澳大利亚的6.44%,而羊肉产量为其17.57%。育肥羔羊区分为肥羔(Fat lamb)和料羔(Feeder lamb)两种。前者是正常断奶日龄前育肥出售的奶羔;后者是断奶后育肥或放牧育肥的羔羊,是生产羔羊肉的主要方式,育肥后达到优等羔羊肉标准:胴体重20-25kg,眼肌面积不小于16.2cm2,脂肪层厚0.5-0.76cm。由于良种化程度高,重视萨福克和汉普夏(Hampshire)肉羊品种的利用,采用精料型饲养方式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养羊业生产效益高。1.3各国发展肉羊业所采用的主要方法1.3.1引进和培育适宜本国羊肉生产的绵羊品种。 20世纪60年代以来,育种的主要目标集中追求母羊性成熟早、全年发情、产羔率高、泌乳力强、羔羊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肉用性能好,并注意把羊肉与产毛性状结合起来,如英国育成的考勃来(Colbred),用德国东佛里生羊(East Friesian)与三个英国品种(边区来斯特、克仑森林和有角陶塞特羊)杂交而成,全年发情,产羔率200-250%,产奶量高,肉用性能和羊毛品质好,是育种上的一个突破。新西兰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目的的引进特克塞尔(Texel)、萨福克等种羊来提高优质羔羊肉的生产水平;近几年来,Landcorp公司进行超级羔羊的生产和培育工作,即用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罗姆尼等品种公羊与公司所属牧场饲养的50多万只幼龄母羊交配,将所生后代按生长速度、瘦肉率和眼肌大小挑选出来,放在优良牧场育肥,获得胴体瘦肉率高的羔羊肉。1.3.2选择体大、早熟、多胎和肉用性能好的亲本广泛开展经济杂交。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重视经济杂交作为生产羔羊肉的主要手段。如美国用萨福克、汉普夏、南丘羊作为父本,以兰布列、芬兰羊等作为母本,新西兰以无角陶赛特和萨福克作终端父本、以纯种罗姆尼和考力代等为母本进行经济杂交。美国农业部专家估计,20世纪70年代羔羊肉收入的增加,30-60%是经济杂交的结果。1.3.3注重草场建设,有完整的肥育体系。如新西兰政府和农场都非常注重草场改良和人工草场的建设。农场对人工草场的建设,每公顷一次性投入约1200新元左右,播种的牧草主要有黑麦草和三叶草;草场围栏的总长度80.5×104km,围栏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90%以上;用牛、羊混合放牧来调节牧草高度和草生状况;研究土壤-草场-家畜生态系统,让三者最佳结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3.4研究和应用新技术,科技含量高,研究集约化肉羊生产所必需的繁殖控制技术、繁殖利用制度、饲养标准、饲料配方、育种技术、农副产品和青粗饲料加工利用技术,以及工厂化、半工厂化条件下生产肉羊的配套设施、饲养工艺和疫病防治程序等。2国内养羊业概况和特点2.1概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养羊业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绵羊存栏数14379.3万只,占世界绵羊存栏总数的13.9%,山羊存栏17295.7万只,占世界山羊存栏总数的22.6%;生产羊肉321.3×104t,羊毛原毛31×104t,生绵羊皮32.4×104t,生山羊皮31.9×104t,鲜山羊奶24.2×104t,分别占全世界各羊产品产量的27.17%、14.50%、19.83%、35.54%和2.04%;人均占有羊肉量2.05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我国绵羊存栏数、山羊存栏数、出栏羊数、羊肉产量、生绵羊皮与生山羊皮产量均排在世界第一位。我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澳洲美利奴公羊,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澳美血的导入,1985年育成中国美利奴羊,标志我国细毛羊育种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进入90年代后,我国毛纺能力为3.5×106锭,其中精纺1.3×106锭,年需羊毛3.5×105t,其中需精纺细羊毛1.4×105t。我国年产羊毛2.8×105t,按净毛率40%计,年产净毛1.1×105t,国产羊毛仅能满足毛纺企业需要的31.8%。但由于国毛的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用量极微。如生产的面料出口,各厂家100%用外毛;内销时,各厂家用一部分国毛,比例各不相同,天津各厂用6-7%、北京用10-15%、兰州用10-13%的国毛,并且主要用新疆、内蒙古产的细羊毛。由于澳毛品质好,并且和国毛的差价较小(约为0.1-7.6元)而大量进口。1980年进口净毛0.61×105t,1997年为2.09×105t,最高1994年为3.13×105t。国毛市场小,价格偏低,生产者积极性不高,这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羊毛原毛产量上不去,存栏羊只均产毛量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肉羊产业具有周转快、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在资源短缺、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农业部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的羊肉生产,无论在北方还是在南方,都有一定的发展,而在许多省(区),如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新疆、内蒙古等,都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2.2 近期国内养羊业动态2.2.1小尾寒羊的推广与利用 小尾寒羊是产于河北南部、河南东部和山东西南部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常年发情配种产羔、繁殖力和产肉力高等优点。到2000年,全国已推广50万只,主要引入北京、河北、甘肃和青海。根据刘振兴(1983)、闫运清(1986)、章亨璆(1987)、范青松等(1994)、姚树清等(1994)、张儒学等(1997)、范青松等(1996)、贾志海(1997)、王景元等(1997)和王树山等(1997)报道,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平均分别为261.22%、245.16%、260%、262.5%、261.04%、202.59%、247.1%、260%、265.16%和196%。《中国羊品种志》报道为261%。王景元(1989)报道初产羊平均为229.49%,经产羊平均为267.25%,平均为251.3%。所以,利用小尾寒羊作为杂交中的母系品种是比较好的素材。小尾寒羊6月龄公羊胴体重可达17.60kg,屠宰率为47.58%,净肉率为37.17%;母羊相应为15.79kg、56.60%和46.2%;羯羊为18.29kg、56.57%和47.35%。但小尾寒羊品种类型较多,体躯不圆浑,肋骨开张不够,肉用体型不明显,羊肉品质不理想,不能作为肉用种羊使用。2.2.2引进种羊并广泛开展杂交 用引进的肉用或肉毛兼用羊与当地羊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生产羊肉或培育肉羊品种现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所,1981-1983年,将引进长毛型罗姆尼羊、边区来斯特及德国美利奴分别与军垦母羊杂交生产肥羔,认为德国美利奴与军垦杂交对提高肥羔肉用性能具有特殊意义。阎厚忠等利用边区×新疆细毛一代杂种羔羊(边新F1)和罗姆尼×新疆细毛一代杂种羔羊(罗新F1)同阿勒泰羊进行了杂交试验,目的是改善羊胴体形态和被毛组成,结果4.5月龄公母羔体重,边新F1×阿为40.63±3.35kg和39.60±3.61kg,罗新F1×阿为40.38±2.45kg和37.40±4.42kg,阿羊为38.90±3.48kg和37.15±2.53kg; 5月龄羯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边新F1×阿羊分别为37.0±3.55kg、19.19±2.37kg和 51.9%,罗新F1×阿羊分别为36.5±3.99kg、19.62±3.30kg和51.0%,阿羊分别为36.14±2.10kg、18.67±1.36kg和51.7%;5月龄母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边新F1×阿为35.8±3.34kg、18.2±2.92kg和50.7%,罗新F1×阿分别为34.06±2.50kg、18.13±1.42kg和50.7%,阿羊分别为33.82±3.50kg、17.35±2.48kg和51.3%,骨肉比分别为1:4.53,1:4.51和1:4.59。同时杂交羔羊脂肪比例明显下降,被毛结构及板皮质量改善。2.2.3近期,研究集中在波尔山羊的引进和杂交利用。波尔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其体型大,早期生长快,繁殖率高,产肉多且适应性强。我国1995年首次从德国引进,饲养在江苏、陕西、山东和四川等地,用于生产冻精、纯繁和改良地方山羊,效果显著。在江苏,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6月龄体重分别比当地羊提高了41.4%、64.7%和104%;与鲁北白山羊杂交,产羔率为181%,成活率92%,初生重公母羔分别比当地羊提高了58.3%和38.7%,3月龄体重分别提高了105.2%和93.9%;与江苏徐淮山羊杂交,杂种羊和当地山羊的初生重分别是2.68kg和1.52kg,断奶重为15.46kg和8.44kg,只均增收56.16元;与湖北宜昌白山羊杂交,初生重提高67.8%,2月龄重提高86.7%;与四川仁寿山羊杂交,在100日龄,杂交一代公羊在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仁寿山羊提高了77.90%、85.84%、8.54%和7.74%;杂交一代母羊110日龄上述指标分别提高了90.44%、105.41%、10.16%和10.10%,且板皮面积大。2.2.4育成肉用品种及其推广 ①阿勒泰肉用细毛羊:是新疆生产兵团农十师181团场培育的我国第一个肉用细毛羊新品种,1993年通过农业部鉴定验收。生长快,成熟早,体格大,成年公羊体重为107.38kg,母羊为55.54kg。据陈周田等(1993)报道,放牧情况下420品系6.5月公羊胴体重为19.43kg,屠宰率为48.26%,净肉重15.02kg,瘦肉重10.78kg;舍饲情况下分别为24.76kg、55.65%、17.55kg和13.41kg。②南江黄羊:经40多年采用多品种杂交培育的肉用山羊,1995年和1996年通过农业部、国家畜禽资源管理委员会的验收。1998年4月被农业部命名为肉用山羊品种。其体重、体尺大,成年公羊体重为60.56kg,母羊为41.20kg;生长发育快,哺乳期、6月龄、周岁日增重,公羊为176.17g、139.56g和96.79g,母羊为161.33g、109.33g和77.78g;繁殖力高,平均产羔率为194.74%;产肉性能好,板皮质地良好。据王维春报道,8月龄、10月龄、周岁和成年羯羊的胴体重为10.78kg、11.38kg、14.97kg和29.78kg,屠宰率分别为47.63%、47.70%、49.41%和55.65%。周岁板皮面积为6953.4cm2,成年为8842cm2。现已经推广到18个省(市、区),与当地土种羊杂交效果明显,根据对现有材料分析,周岁杂种羊体重比同龄土种羊提高66.32—111.32%。2.3羊肉生产存在的问题和羊肉生产的优势2.3.1羊肉生产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羊肉主要依靠宰杀老弱、淘汰母羊,处于靠天养羊的状况,生产基础薄弱,出栏率、商品率、母羊比例都很低,养羊效益不高,羊肉生产水平低,表现为:①个体胴体重小;②存栏羊只均提供羊肉少;③人均占有羊肉量低;④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低。2.3.2我国羊肉生产的优势 ①广阔的消费市场 社会分工的调整刺激了饮食习惯的变化,消费的简单化、方便化、精制化、地方风味化和外国口味化已经成为时尚。由于羔羊肉鲜嫩、多汁、味美、胆固醇含量少、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符合人体生长与组织修补的需要,越来越受到城乡人民的青睐。②丰富的绵山羊品种  目前列入我国畜禽品种志的良种54个,绵羊地方品种15个,培育品种7个,引入品种8个。绵羊分布在北纬28-50°,东经75-135°之间的牧区、农牧交错区和农区,山羊则遍布全国各省(区),且在产肉性能上有一定的优势。③丰富的饲草、饲料、农副产品  天然草地4亿公顷,约占我国总面积的41.7%,其中可利用面积3.16公顷,大部分分布在20-50°的广阔地带,有7大类型37个亚类型,5000多种牧草,其中豆科和禾本科占40%,其它菊科、藜科等牧草占20%,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品种优良,另有农作物秸秆5.7×108t,同时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人工种植的饲草饲料及丰富的农副产品,为养羊业提供了物质基础。④市场优势  20世纪90年代后对比其它畜产品价格起伏不定的情况,羊肉价格一直保持稳中有升。加入WTO后,面向国际对羔羊肉的需求,市场很大,对价格的拉动也大。3 发展我国养羊业的建议3.1 从市场的供求关系出发,积极调整养羊业的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 受国内外羊毛市场疲软的影响,羊毛生产近几年一直处于大滑坡阶段,从而导致羊群混杂,羊毛品质下降,并积压严重,大大损害了农牧民利益。而羊肉生产具有饲料报酬高,成本低,市场大,效益好的特点,因此在世纪之交,应调整养羊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在引进优质细毛羊品种、保护和提高重点产毛区的绵羊优良品种、确保生产优质细羊毛的同时,应大力发展肉用和肉毛兼用羊,用当地粗毛羊或低等细毛母羊与早熟肉用公羊杂交,利用杂种优势,生产肥羔供应市场。3.2 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先进的综合配套养羊新技术  肉羊业改原始的饲养方式为现代化的饲养方式、改数量型增长为质量型增长、改粗放型经营为集约经营,这些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持。积极推广和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特别是养羊业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及现代集约养羊新技术等的宣传活动,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为产业大调整、养羊业大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做好舆论准备。3.3 大力发展规模化养羊  目前,养羊业仍是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不能形成规模,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在经营方式方面,根据本地区实际,一方面应继续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动农牧民养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走专业户、专业户联营到集约化养羊的发展道路,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做好产加销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等工作,并积极建立和发展各种畜产市场、经营公司和中介组织,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轨,为促进养羊业的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推荐访问:养羊 养羊业 澳大利亚养羊业 印度养羊业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