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技术 > 种植技术 > [大型养猪场] 小型养猪场50一100头图

[大型养猪场] 小型养猪场50一100头图

来源:种植技术 时间:2018-08-16 点击:

一、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卫生防疫、猪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关系到养猪的成败和效益以及周围环境的保护。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地势要求高燥、南向、平坦或有缓坡。如是缓坡,坡度不得大于25°,以减少基建投入。2.农牧结合。农牧结合是山区创办大型猪场,走生态养殖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如果无序乱排放,它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一般一个万头猪场大约需要80公顷土地才能消化掉粪便。这是最划算、最经济的粪便处理方式,国外的大型牧场也多采用集粪池存放粪尿,定期运送到田野里,当作农作物肥料。3.交通便利。交通便利对猪场极为重要。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此外,交通不便也影响职工的生活和工作。4.有利于防疫。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5.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猪场需要用水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万头猪场必须有一个质好、量多而无污染的可靠水源,一般一个万头猪场日用水量150吨~250吨左右。万头猪场有成套的机电设备,包括供水、保温、通风、饲料加工、清洁、消毒、冲洗等设备,加上职工生活用电,一个万头猪场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应有70~100千瓦。如果当地电网不能稳定供电,大型猪场应自备相应的发电机组。6.场地面积。猪场总占地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占地2.5~4平方米的要求,生产建筑面积应符合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平方米的要求。所以,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猪场须占地面积约3.3公顷,生产建筑面积须1公顷(10000平方米)左右。二、创办条件创办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2.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3.3公顷。3.有充足可消纳猪粪便的土地资源——周围有农田、果园或渔塘80公顷。4.有足够的资金——约投资1350万元。5.有充足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250吨。6.有方便的饲料来源——日进饲料10吨,周进饲料70吨。7.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拥有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三、规划方案1.面积规划。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生活区和饲养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10000平方米)以上。2.生产规模。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3.排污、环保。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和污水,主要采取堆积发酵消灭有害微生物后供应给附近农田、果园及渔塘作肥料,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和渔业的发展;条件允许的可采取以三级发酵池作沉淀发酵处理,达到国家养鱼水质的排放标准。4.场内总体布局。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育肥猪舍应靠近场区大门,以便于出栏。兽医室及病猪隔离舍、解剖室、粪便场在生产区的最下风向低处。饲料加工调制间在种猪舍与肥猪舍之间,有条件的最好把繁育场与育肥场分开建设。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1)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10厘米),隔热性好。(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3)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厘米。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4)饲养密度。6.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2)主要技术措施。①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拟生产杜大长、杜长大或大长本(培)杂种商品猪,瘦肉率达60%以上。②实行仔猪28~35天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实行了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2.2胎以上。③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商品代猪经5.5~6个月饲养,体重达100~110千克,料重比2.8~2.9。④强化饲养管理。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7.人员规划。场长1人;副场长(技术、销售副场长各1人)2人;配种员2人;配种妊娠舍5人;分娩舍5人;保育舍3人;肥育舍5人;统计员1人;兽医2人;修理辅助工1人;门卫1人;全场员工共28人。8.资金规划。年出栏瘦肉猪1万头,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7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各项投资情况:猪舍建筑1万平方米×300元/平方米,280万元;饲料厂(年产0.3万吨),100万元;办公、生活用房600平方米×400元/平方米,24万元;兽医室及仪器设备,5万元;水电、污水处理设施,50万元;围墙、道路及其他设施,30万元;种公猪存栏30头×1500元/头,4.5万元;母猪存栏640头×1500元/头,96万元;其他大小猪存栏0.55万头×330元/头,181.5万元;母猪笼500只×220元/只,11万元;产仔笼200套×1400元/套,28万元;保育舍笼架、漏缝地板50个×2000元/只,10万元;土地3.3公顷×120万元/公顷(平整和出让费),400万元;运输、交通工具,5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合计1350万元。

规划设计易忽视的问题:   1.规模化猪场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 没有综合考虑选址(交通、防疫、水、电)、粪污处理等条件,盲目兴建,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产。   2.不能做到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all in all out)如果做不到这点,就别想养猪能赚取多大效益,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是深有体会的,并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   只能带猪消毒和转出后部分圈栏消毒,粪污沟整栋相通,不能做到猪舍的彻底消毒,限制了严格消毒制度的实施,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叉感染,这是现有规模化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问题所在。   3.粪污处理工艺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现行的水冲粪、水泡粪式工艺,是沿用国外处理方式,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同时给粪污处理带来难度,造成大量污水到处排放,给环境污染带来严重后果,对社会造成公害,给自身带来污染。   4.不重视环境控制,造成生产效益低下。 往往不能满足通风与降温的要求。在冬季造成进风端温度过低,舍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通风、保温、排湿之间的矛盾。   5.设备、种猪、饲料、人员、资金等不配套。 猪场定位不明确:乱引种、饲料营养不规范、设备不齐全、人员职责不清、甚至流动资金不充分、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运转,为以后正常生产带来极大困难   6.猪场规划设计不合理之对策。   6.1打好基础: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   6.2节约投资:依靠科学、因地制宜步 骤:确定性质和规模→场址选择→饲养工艺设计→猪舍建筑→设备选型配套→粪便利用、环境保护→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A确定性质和规模   性质:原种猪场、祖代猪场、父母代猪场还是商品猪场   规模:原则是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考虑到防疫和生产方便一般以年出栏10000头、基础母猪600头规模为宜。   B猪场场址选择   (1)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从长计议;(2)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250t,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100kw;物料运输量大(>20t),交通运输要方便;(3)卫生防疫条件:地形,地势,地点、水源、土壤、当地气候条件(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4)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要形成生态环保方案,结合菜地、鱼塘、果园、农田使污水无害化和减量化;   (5)选址原则   ①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种土地,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②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③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④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⑤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⑥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⑦地势地形、土质、水源水质、电力交通、防疫和环保、周围环境等均按要求考虑。  重点说一下,水存在的问题。   饮用水检测标准   细菌浓度   (大肠杆菌/毫升)    结果   < 1000       最佳   1000-149999      好   150000-300000   一般   >300,000      差   饮水量不足或水质不佳的表现:饮水时互相撕咬、减少采饲量、生长慢、体重变异大、咬尾现象严重。   水质的影响   1.硫酸盐 500ppm有轻泻作用,影响水口感;3000ppm可引起腹泻。   2.硝酸盐 最高限量为440ppm(NRC),过虑/软化或氨化不能去除,如超标,应寻找新水源。   3.氟 4.0ppm可使牙齿变色。   4.氯化物 500ppm有轻泻作用,水的口感/口味不良。   5.杀虫剂 可在地表水中发现,有毒性作用。   6.细菌数量 氯化有减少细菌数量的作用。   建议每季度对水质进行监测一下。   猪场规划设计的原则要遵循:人类生存和养猪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养猪业与整个大农业、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6)猪舍设计要求   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全进全出、有节律、均衡式生产、(多点式)隔离饲养、与设备配套:工艺→设备→猪舍建筑,便于清洁、消毒,规划合理的总体平面布局。   ①严格按工艺流程;②有利于防疫。严格人员、物质的消毒隔离,隔离生活区、生产区和粪便污水处理区。生产区:猪舍排列、出猪台、集粪间、隔离舍、兽医室、饲料间(厂)、进出大门等;③依靠猪场规划设计专家(特别是有生产实践经验的、科学设计,节省投入。 规模化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参数规程 摘要  我国养猪生产已进入到规模化、集约型养猪的新时代。针对社会典型规模量年产1.5、1.0、0.5、0.3万头商品猪场建设的特点, 华中农业大学“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瘦肉型猪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规模化养猪生产工艺与管理技术”的专题研究小组,围绕着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对“规模化养猪场建设进行系统规划与工艺技术参数的系列化研究”与《规模化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制定。主要内容包括:规模化养猪场的厂址选择、系统规划与布局、建筑工艺与技术设备、设施参数、环境调控以及猪群规模量与栏位需求数的配置等。并且,在湖北、江西、重庆、福建等地区十三个规模化养猪场得到了推广利用。应用此项技术设计规模面积达到9.3万平方米,受益规模量达到10.7万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利用效果!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  生产工艺流程  系统规划  工艺参数  管理技术

    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重要标志1),是采用类似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以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就,实施流水式作业,在单位时间内常年均衡地进行高密度、高效率的生产。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的高度集成。它的基本特点是: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完善的技术设施、设备,对环境和生产节律进行有效地控制;用性能优良的品种或品系进行配套繁育,提高产品的规格化程度;用现代营养科学的最新成就,配制系列日粮,饲养不同生理阶段的猪只;实施严格的兽医卫生消毒、免疫程序,保证猪群健康。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单位时限内生产规格化产品,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一、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技术目标参数

    对规模化、工厂化养猪场制订科学合理的生产技术目标,是发展现代养猪生产的前提和落脚点。而生产技术目标又是猪场制定其他系列技术参数的基础和前提2)。应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出发点,按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生产目标。

    我国规模化、工厂化养猪的生产技术性能指标:

(一)、繁殖性状指标

①  产仔数:每头母猪平均年产仔2.2窝,经产母猪每胎平均产仔10头,初产母猪则为9.5头;②  产活仔数:经产母猪每窝平均产活仔10头,初产母猪为8.5头;③  初生个体重:1.1—1.4千克;④  初生全窝重:11—14千克;⑤  断奶全窝重:45—65.7千克⑥  哺育率(断奶成活率):90%以上⑦  母猪年产窝数:2.2窝⑧  母猪产后14天配种率:90%以上⑨  一次情期受胎率  85.0%⑩  仔猪35日断奶,成活率达到90.0%以上,断奶重达8.5公斤;

    育成仔猪:仔猪断奶后在育成舍培育35天,培育期成活率在98.00%以上,70日令转群重达到28—30公斤;

(二)、生长肥育性状指标

①  平均日增重:750—800克,育肥期105天(18周),平均体重达100公斤出栏,育成期成活率在98.0%以上,育成期每增重一公斤活重消耗饲料在2.8—3.0公斤以下;②  出栏率:160.0%③  全群料肉比:生产每千克肉猪活重消耗的饲料数量,若以仔猪出生到育肥应摊的母猪和公猪所消耗的饲料加上肥育猪本身消耗的饲料计算,约为3.5—3.8公斤。④  肥育速度:170—180日龄,体重达100公斤;

(三)、眮体性状指标

①  屠宰率:75%②  背膘厚:1.4CM以下③  瘦肉率:60%以上

(四)、经济技术指标

①  每头肥猪占用的建筑面积及生产成本:每头肥猪所占用的建筑面积一般为0.8—1.0平方米。②  劳动生产率:按全员(养猪场的全员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计算劳动生产率,每个劳动人员年生产肉猪400—500头。二、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先进的生产工艺是确保规模化养猪生产进行高效率运行的重要条件2-3)。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在国内多数采用“五段式”的版块式建场工艺模式。

    主要生产过程包括:“空怀配种——单体妊娠——产仔哺乳——仔猪保育——生长育肥”几个主要的生产环节。各环节有其特点,相互关联,形成流水式生产作业,构成一条循环往复的生产链式结构。每道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分工明细,指标明确,设备、设施能得以充分利用,保障“全进全出”制得以实现(流程图如图一略)。

三、规模化养猪生产群体构成的技术参数

    流水式生产有节律的商品猪生产,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猪群、猪舍和设备为原则。以精确计算猪群规模和栏位数为基础的4)。为此,首先要求将猪群按工艺划分为不同的工艺群,计算其存栏数,并将它们配置在相应的专门化车间和栏位,以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参数(见表2)。

猪群类别         生  产  母  猪  (头)                100         200         300         600         900空怀母猪         25         46         70         140         210妊娠母猪         53         106         160         320         480分娩母猪         23         46         70         140         210后备母猪         10         17         26         52         78公猪                 4         8         12         24         36哺乳仔猪         200         400         600         1200         1800保育仔猪         219         438         654         1308         1962肥育猪         495         1005         1500         3015         4500合计存栏         1029         2070         3098         6211         9294全年上市商品猪         1716         3461         5148         10384         15444

四、规模化养猪场“繁殖节律”与栏位配置技术参数

    确定各种生产猪群的栏位需要量。流水式生产工艺流程是否畅通循环,一个重要条件在于各专门车间是否具有足够的栏位数。计算栏位数时除了要考虑各生产群实际饲养期外,还要考虑猪舍的消毒和准备时间,以即机动备用期,以免生产线运行中发生栏位不足的现象。

五、规模化养猪场系统规划技术参数

5、1、养猪场规划与功能性区域布局

    规模化养猪场应建立在远离主要交通干道1.5-2.0KM以上。不与其他畜牧场或加工厂相处。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几个功能性区域。即: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种猪舍、各种类型的生产车间、消毒室、消毒池、药房、兽医室、出猪台、病死猪处理室、隔离舍、维修室及仓库、值班室、粪便处理区;2、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锅炉房、屠宰加工厂、车库等;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等;

5.2  各类猪群的有效建筑面积(平方米/头)

猪群种类         有效面积         饲养方式种公猪                 12.5                 地面平养空怀配种母猪         2.5-3.0         地面平养单体妊娠母猪         1.3                 限位饲养产仔哺乳母猪         1.3                 高床养猪哺乳仔猪         0.30                 高床养猪保育幼猪         0.40                 高床养猪生长育肥猪         0.9---1.0         地面平养

 六、 规模化养猪车间小气环境参数

    工厂化养猪主要利用人工的方法调控生产小气候环境。由于猪群是在生产车间封闭式环境中高密度

    饲养,因而对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都有严格的要求5)。这些环境因素对猪群的生理过程、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的高低,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各类猪群处在最适宜的环境下,才有可能达到繁殖率高,増重快和最经济的利用饲料之目的。

七、规模化养猪场主要技术设备配置参数

7.1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技术设备

    猪在繁殖、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对环境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工厂化养猪就是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条件。为此,就必须有成套的养猪设备和合理的生产设施等。特别应注意设备、设施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集成化。

7.1.1. 猪栏

① 公猪栏与配种栏 可采用待配母猪与公猪分别相对隔通道配置;② 母猪栏: 以大小相结合的群养,并有群外运动场较好;③ 产仔栏 :采用高床母猪产仔栏,这种栏设在离地面20CM高处。金属网上装有限位架、仔猪围栏、仔猪保温箱、饮水器、补料槽等;④ 保育栏和育成栏:我国广泛采用高床网上保育栏,它能给小猪提供一个清洁、干燥、温暖、空气清新的生长环境。

7.2.1 饲料供给 : 现在我国采用的有金属食槽、水泥食槽等。在国内有条件的地方,引进了ACEMA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每栏圈花费约为一万美元左右,可以自动计量。

7.3.1 通风降温及保暖设备:通风设备有排风扇,湿帘降温系统,雾化降温系统,滴水降温等;保暖设备有热风炉,热水循环供暖等。

7.4.2 粪便处理设备:主要用水冲清粪,由翻斗式水箱、地沟组成。设备简单,效率高,故障少。但舍内湿度大,在水源缺乏地区使用较困难。

7.5.1 清洁消毒设备① 人员消毒设施:消毒室,更衣室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甚至洗澡更换专门的衣服才能进入猪舍。② 车辆消毒设施:猪场尽量做到场内料车不出场,场外车辆不进场。如要进出应经过消毒池,池的长度是车轮周长的 3--5倍。③ 环境清洁消毒设施:可采用地面冲洗消毒机(如P4×P220型冲洗喷雾机),工作时由柴油机或电动机带动。

八、规模化养猪场建筑工艺及设施的配置

    工厂化养猪要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先进、合理、实用。规模化养猪的猪舍通常有单列式和双列式两种。以双列封闭式为主,并且因群体而异。现对猪舍的建筑设计参数提出如下:

⑴ 猪舍规格:深度8-8.5米, 开间隔3-4米,长度50-70米(视地形而定),沿口(滴水)高度3.2-3.5米。

⑵ 猪舍屋顶式样:多数是人字形或平顶形。人字形采用木材或水泥钢筋混凝土屋架,屋面盖瓦,瓦下是一层油毡和篾垫或纤维板等物。平顶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务必要保暖防漏。新建的单位还可以采用轻钢结构活动厂房,既经济,又耐用。

⑶ 墙体:东、西山墙,南、北围墙以及舍内猪栏隔墙:在1.2米高的范围内为实砖墙,其上部为空斗砖墙。集约化养猪对种猪和成品肉猪群也可砌半墙,上面采用转帘。

⑷ 门窗设计:集约化养猪南北墙设移窗,规格为宽1.5米,高1.2米,也可不设窗而设半墙围布。最好每房子南北墙设地窗,规格为长0.5米,宽0.2米,窗门面积可参考采光系数标准,即种猪舍窗门的有效采光面积应占舍内总面积的8.5--10%,肥猪舍应占7-8.5%。

⑸ 门:设东西两扇门,宽1.4米,高2米。猪栏通运动场的门宽0.6米,高1.2米。

⑹ 走道:一般设三条走道,中间一条(1米),两边各一条(0.8米)。

⑺ 运动场:集约化养猪一般不设运动场,但根据经验,空怀配种舍和育肥舍设运动场为好,运动场与猪舍宽度相同,长度2-3米。

⑻ 猪栏:内设60-80CM的漏缝地板,下设地下排粪沟,自动饮水器装在离漏缝地板40-60CM的高度。

九、结论

    本规程制定的《规模化养猪场系统规划与建设工艺技术参数规程》的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符合各生长阶段猪群的生理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基础上,满足其对空间、面积以及小气候环境、兽医防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对养猪生产的性能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提高现代养猪生产水平。 规模化猪场规划设计之我见来源: 新农民周刊   2009-06-11     学点本事搞养殖<?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规模化养猪具有综合应用先进技术、生产效益高、利于产业化开发等技术及经济优势,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总趋势。随着规模化猪场建设规模及速度不断提高,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猪场规划设计、生产工艺、猪舍布局不合理,种猪、饲料设施不配套等,造成猪场投产后环境污染严重、疫病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下、效益不佳,严重者甚至导致倒闭。因此,本文拟从猪场规划、生产工艺、猪舍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研究开发适应规模化养猪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新猪场提供一些思路。  一、我国规模化猪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化猪场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没有综合考虑水、电、交通、防疫、粪污处理等条件,盲目兴建,造成投产后不能正常高效生产。  2.猪舍设计不能做到整栋或整个单元全进全出,只能带猪消毒和转出后部分圈栏消毒;粪污沟整栋相通,不能做到猪舍的彻底消毒,限制了严格消毒制度的实施,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叉感染。这是现有规模化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问题所在。  3.舍内粪污处理工艺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现行的水冲粪、水泡粪式工艺,是沿用国外处理方式,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同时给粪污处理带来难度,造成大量到处排放,给环境污染带来严重后果,对社会造成公害,给自身带来污染。  4.不重视环境控制,造成生产效益低下。一般采取自然通风,往往不能满足夏季通风降温的要求。另外采用纵向机械通风,在冬季造成进风端温度过低,造成舍内空气质量恶化,形成通风、保温、排湿之间的矛盾。  5.舍内降温,现多采用湿帘降温和喷雾降温,虽有一定成效,但其效果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效果越差。而且,其在降温的同时,也增加了舍内湿度,会影响猪在高温下的散热。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仅从猪场规划、生产工艺、猪舍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其解决办法。二、猪场的规划设计  1.目的。⑴打好基础: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⑵节约投资:依靠科学、因地制宜。  2.步骤。确定性质和规模→场址选择→饲养工艺设计→猪舍建筑→设备选型配套→粪便利用、环境保护→总体平面规划设计。  (一)确定性质和规模  性质:原种猪场、祖代猪场、商品猪场  规模:原则是量力而行,分期实施,先做好,后做大。一般以年出栏10000头、基础母猪600头规模为宜。  (二)场址选择  1.生存发展环境。⑴长远规划:养猪业是长期产业,必须从长计议。⑵水、电、交通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耗水量150至250吨,水质要合乎饮用标准;用电量除饲料加工外,自装机容量80至100千瓦;物料运输量大(20吨),交通运输要方便。  2.卫生防疫条件:地形,地势,地点(要远离居民区、养殖场、屠宰场、交通干线)。  3.粪污处理及环保条件:菜地、鱼塘、果场、农田。  4.土地面积大小:符合规模要求。  (三)猪场设计  1.饲养工艺设计。⑴一点式饲养工艺图。优点:场地集中,转群管理方便。缺点:易致疫病的水平、垂直传播,不利于疫病防控。⑵二点式饲养工艺(SEW)。⑶三点式饲养工艺(SEW)。⑷计算猪群结构。⑸计算占栏头数和圈栏数。  2.生长肥育猪群组成。计算方式:日产仔头数×成活率×饲养日。生长猪:3.86×10×0.9×0.95×56=1848头。肥育猪:3.86×10×0.9×0.95×0.98×49=1585头。  母猪:空怀母猪:135×(35+7)/35=162,162/4=41个圈栏。妊娠母猪:331×(86+7)/86=358,358/4=90个圈栏;泌乳母猪:135×(35+7)/35=162,162个产床;后备母猪:18×(7+35)/35=22,22/4=6个圈栏。  公猪:种公猪加后备公猪共25头,25个单体栏。  保育生长育肥猪:保育猪:1216×(35+7)/35=1460,原窝保育,162个保育床; 生长猪:1848×(56+7)/56=2079,原窝生长,2079/8.6=242个圈栏;育肥猪:1585×(49+7)/49=1812;原窝育肥,1812/8.4=216个圈栏。  3.猪舍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⑴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全进全出;⑵有节律、均衡式生产;⑶(多点式)隔离饲养;⑷与设备配套:工艺设备猪舍建筑;⑸便于清洁、消毒。  4.总体平面布局设计:⑴严格按工艺流程。⑵有利于防疫。严格人员、物资的消毒隔离;隔离生活区、生产区和粪便污水处理区。生产区:猪舍排列、出猪台、集粪间、隔离舍、兽医室、饲料间(厂)、进出大门等务必合理安排。⑶依靠猪场规划设计专家,科学设计,节省投入。  (四)猪舍环境控制  1.温度:可调控。  2.湿度:也要可调控。  3.空气质量(通风):合乎要求。  4.粪污处理与环保:必须达标。  5.充分利用废弃物、实现科学发展。  (五)粪污处理方案  必须充分认识到,猪场粪便污水量很大。如果污染环境,必然会停产关门,对此不能侥幸。唯有循环经济,科学发展。

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

要给猪只选择最佳的环境,就需要在猪舍设计上下功夫,影响猪舍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候、通风系统设计、粪便管理、饲养管理等,而本文将详细介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    一、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    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因素主要有气温、湿度、一年中气温的均一度、吹过猪体的风速、悬浮的尘埃与病原体的数量、臭气和有毒气体的浓度等。    1.有毒有害气体    猪舍中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等)的积聚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储粪的猪舍中,抽取猪粪的过程里,特别是有搅动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通风,否则这些有害气体溢出对人和猪只都是致命的。    2.温度及湿度平衡    现在的猪只与以前的品种相比,其产生的热量会高得多,因此在生长肥育舍中,基本不需要再人为的增加温度。冬天通风有两个目的,一是让新鲜的空气进入猪舍;二是要降低湿度,以免病原微生物孳生。    对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只在不同季节所应达到的通风量不同(见表l)。表1说明:(1)猪舍不应建的过高,以免在夏天达不到应有的换气量;(2)表1中只列出了最低和最高的通风量,但实际生产中不能直接由低换到高,必须要有过渡,因此,猪舍最好有大、中、小三种风扇。    二、通风系统类型    1.全机械负压通风系统    负压通风是在相对密封的空间内,通过排风扇强行将室内空气抽出,形成瞬时负压,室外空气在大气压下通过进气口自动流入室内的通风模式。    整个系统包括:排风扇、进气口、控制器、取暖器(冬季)、蒸发降温装置(夏季)等。    (1)排风扇    要选择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风扇分别用于寒冷、温和及炎热的季节。    ①安装的要求:每台风扇安装的间距不要超过推荐的最大间距值;要沿着猪舍的中央部位;避开角落:要便于接线和维修。    ②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气流量、风扇曲面形状、功率、噪音、质量、售后服务、价格。    ③噪音的控制。要避免转速接近3500 r/min,因为风扇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直接电机驱动风扇应该低于l800 r/min,皮带驱动风扇一般在500 r/min转左右时,风扇就会比较安静。    (2)进气口    ①要求:能使空气均匀分布;大小要能满足最大通风需要;要能够适当调节:天花板要有足够位置来安装进气口。    ②排布:进风口的排布决定了空气的分布,良好的空气分布(图1)才能排除死角以及限制有害的贼风。冬、夏季要使用不同的进风口,使气流流向猪的屁股或头部。    ③风速。要使用仪器来测量进气口的风速,一般来说,需要达到4~5 m/s(这是侧进气口的要求,如果是天花板进风口,则是2 m/s),如果超过5 m/s,就说明猪舍的进气口数量不足,应多开几个。    ④天花板进风口这种进风口是四面出风,其进气量大,达3400m3/h。当然,要顺着纵向通风的方向开启,防止在冬季形成直接下降的冷风流。    (3)控制器    选择控制器的要求:全系统集成控制:要有灵活性,能够实行小范围改进:性能可靠;容易弄懂,容易操作。    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22.自然通风(卷帘式)<?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关键    完全靠自然通风的猪舍,其关键在于卷帘的保养及通风口的控制。    (2)猪舍内部气流模式(图3)    (3)猪舍之间的距离    自然通风条件下,如果猪舍之间相距太近,可能造成某些部分通风不良。因此,自然通风的育肥期猪舍应至少相距15~18 m。    (4)屋顶高度    一般来说,每l2 m跨度要有4~6m的高度,才能达到通风的作用。    (5)边墙卷帘    帘子的安装部位以及帘子全打开或卷起来都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从而减小边墙开口的尺寸,所以在边墙开口大小的设计上要为此留有余地。帘子应该从上向下打开。帘子的顶端应与墙壁有约8 cm左右的交叠,以便防止帘子全关闭时仍有冷风漏入舍内。卷帘用硬质布料,里面应有防鼠、防鸟网。    (6)屋脊排气口    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屋脊处设置连续开口;二是采用通风筒(烟囱)。烟囱周围有防鸟网;底下最好装有挡风板(不是完全密闭的),可通过绳子调节:烟囱的截面积一般是60 cm X60 cm;房顶上的烟囱一般是4~5 m一个。    (7)边墙开口    猪舍越宽,其边墙开口要求就越大,具体见表2。    (8)猪舍朝向    猪舍朝向与主风向垂直,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横风,达到最好的通风量。    (9)风扇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桨叶式的吊扇,另一种是推进器式的摇头风扇。    ①循环空气作用    风扇按一定规律(接力式)排列,用于补偿进气口不足或舍内空气流通速度不够。要想起到接力的作用,这种风扇的间距应是风扇直径的25倍,才能起到可循环的作用。    ②降温作用    送风距离(即风扇间距)要是风扇直径的10倍左右,约15。倾斜,才能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全漏缝、部分漏    缝地板降温风扇的布局如图4。    ③开启方式    天气炎热时,先吹风干燥,再喷水,让猪蒸发降温。寒冷时,调整风扇方向,不要对着猪,要沿着天花板,起到循环空气的作用。猪舍通风系统设计及模式33.机械/自然相结合的通风系统(自然通风为主,辅以机械通风)<?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在天气多变或者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很难充分控制自然通风猪舍的通风情况,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在天气寒冷或炎热时就需实行机械通风。    (1)猪舍内部气流模式    ①粪坑式(深池式储粪猪舍)排气(图5)    寒冷天气(冬季):主要靠粪坑排臭气的风扇排气,通过房顶进风口进风,卷帘关闭。    温暖天气(春、秋季):主要靠粪坑排臭气的风扇排气,房顶进风口进风,卷帘部分开启,部分横向通风。    炎热天气(夏季):卷帘全部开启,横向通风。    ②烟囱式排气(图6)    寒冷天气(冬季):稍微开放卷帘做进风口,通过屋顶的烟囱排出去。    温暖天气(春、秋季):部分开放卷帘,部分横向通风,烟囱打开。    炎热天气(夏季):卷帘全部开启,烟囱打开。    (2)优缺点    优点:    ①在暖和的微风天气可应用自然通风,从而可节约电能。    ②在断电时可敞开帘子,从而减少猪被热死的危险。    ③如果使用辅助取暖,应用机械通风就可很容易地控制通风率。与控制不良的自然通风猪舍相比,这可以节约取暖用的燃料。    缺点:    ①为了既应用机械通风又应用自然通风,每栋猪舍都需要较多的设备。    ②帘子关闭时不会非常密闭,隔热效果比不上采用隔热材料的实体墙壁。    ③系统的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之间的控制和转换比较复杂而困难,这会导致温度发生较大摆动。    4.隧道式通风的设计参数    设计的原则是能产生期望的风速,并且提供期望的换气量。要根据如下公式选择更高效的风扇:    换气量=截面积×风速=(天花板高度X猪舍宽度)×1.52m/s(期望风速);    换气量=猪的头数×每头猪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    实例    (1)生长育成舍    某生长育成猪舍天花板高度2.44 m,猪舍宽度l2.2m,猪头数l000头,则:    换气量=2.44x122xl.52=45.25 m3/s    换气量=1000x0.057(生长育成猪每头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57 m3/s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换气量大于换气量,说明风扇不够,需要加量。    (2)妊娠舍    某妊娠猪舍天花板高度2.4 m,猪舍宽度18.3 m,头数500头,则:    换气量=24x183X152=668m3/s    换气量=500X0.12(妊娠母猪每头每秒最少需要的换气量)=60 m3/s。    换气量小于换气量,说明可以适当增加猪的密度。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环境保护部于2009-09-30发布,于2009-12-01实施1 工艺选择原则1.1 选用粪污处理工艺时,应根据养殖场的养殖种类、养殖规模、粪污收集方式、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以及排水去向等因素确定工艺路线及处理目标,并应充分考虑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在实现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的情况下,优先选择低运行成本的处理工艺;应慎重选用物化处理工艺。1.2 养殖规模在存栏(以猪计)2000 头及以下的应尽可能采用6.2.2 模式I或6.2.3 模式II处理工艺;存栏(以猪计)10000 头及以上的,宜采用6.2.4 模式III处理工艺。1.3 采用模式I或模式II处理工艺的,养殖场应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周围的环境容量大,远离城市,有能源需求,周边有足够土地能够消纳全部的沼液、沼渣。1.4 干清粪工艺的养殖场,不宜采用模式I处理工艺,固体粪便宜采用好氧堆肥等技术单独进行无害化处理。1.5 当采用干清粪工艺时,清粪比例宜控制在70%。2 模式I2.1 模式I的基本工艺流程见图1。2.2 模式Ⅰ工艺以能源利用与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适用于当地有较大的能源需求,沼气能完全利用,同时周边有足够土地消纳沼液、沼渣,并有一倍以上的土地轮作面积,使整个养殖场(区)的畜禽排泄物在小区域范围内全部达到循环利用的情况。2.3 粪尿连同废水一同进入厌氧反应器;未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应严格控制冲洗用水,提高废水浓度,减少废水总量。3 模式Ⅱ3.1 模式Ⅱ工艺基本流程见图2。 3.2 模式Ⅱ工艺适用于能源需求不大,主要以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减少沼液和沼渣消纳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积为目的,且养殖场周围具有足够土地面积全部消纳低浓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轮作面积的情况。3.3 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应先进行固液(干湿)分离,然后再对固体粪渣和废水分别进行处理。4 模式Ⅲ4.1 模式Ⅲ工艺基本流程见图3。

4.2 能源需求不高且沼液和沼渣无法进行土地消纳,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的,应采用模式Ⅲ处理工艺。4.3 废水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应先进行固液(干湿)分离,然后再对固体粪渣和废水分别进行处理。

各种养猪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养猪场的规划与建设关系到投资和经营成果,是件基础性工作。工厂化养猪场与传统养猪场,规模和生产工艺流程不同,因而在规划建设上两者有很大差别,所以需分别讨论。  (一)工厂化养猪场  1.场址选择 涉及面积、地势、水源、防疫、交通、电源、排污与环保等诸多方面,需周密计划,事先勘察,才能选好场址。  (1)面积与地势:要把生产、管理和生活区都考虑进去,并留有余地,计划出建场所需占地面积。地势宜高燥,地下水位低,土壤通透性好。要有利于通风,切忌把大型养猪工厂建到山窝里,否则污浊空气排不走,整个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2)防疫:距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一些,距居民区至少2公里以上,既要考虑猪场本身防疫,又要考虑猪场对居民区的影响。猪场与其他牧场之间也需保持一定距离。  (3)交通:既要避开交通主干道,又要交通方便,因为饲料、猪产品和物资运输量很大。  (4)供电:距电源近,节省输变电开支。供电稳定,少停电。  (5)水源:规划猪场前先勘探,水源是选场址的先决条件。一是水源要充足,包括人畜用水。猪群饲养管理用水量可参考表5-2。二是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饮水质量以固体的含量为测定标准。每升水中固体含量在150毫克左右是理想的,低于5000毫克对幼畜无害,超过7000毫克可致腹泻,高过10000毫克即不适用。  (6)排污与环保:猪场周围有农田、果园,并便于自流,就地消耗大部或全部粪水是最理想的。否则需把排污处理和环境保护做重要问题规划,特别是不能污染地下水和地上水源、河流。  2.猪场总体布局 大型工厂化养猪场在总体布局上至少应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3.猪舍总体规划 养猪工厂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 安排。  (1)各类猪栏所需数量的计算:生产管理工艺不同,各类猪栏数就不同。所以,这里按台湾罗兴华先生(1989)规划100头母猪场为例,可供其他规模和生产管理工艺的猪场作规划参考。100头母猪的猪场所需各种猪栏数的计算,首先确定10条工艺原则和指标:  ①母猪每年产2窝,每窝断奶育活10头仔猪。  ②母猪由断奶到再发情为2l天。  ③母猪妊娠期114天,分娩前4天移往分娩哺乳栏,所以母猪妊娠期只有110天养在妊娠母猪栏。  ④母猪妊娠期最后4天在分娩哺乳栏。  ⑤仔猪28天断奶,即母猪这28天在分娩哺乳栏。  ⑥保育期猪由28天养到56天,也需28天。  ⑦保育猪离开保育舍,体重假设为14公斤。  ⑧肉猪出售体重假设为95公斤。  ⑨每一批猪离开某一阶段猪栏到下一批猪进同一猪栏,中间相隔5天以供清洗消毒之用。  ⑩每一阶段猪栏都较计算数多10%,亦即所得数乘以1.1倍。  (2)各类猪舍栋数:求得各类猪栏的数量后,再根据各类猪栏的规格及排粪沟、走道、饲养员值班室的规格,即可计算出各类猪舍的建筑尺寸和需要的栋数。  (3)各类猪舍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将各类猪舍在生产区内做出平面布局安排。为管理方便,缩短转群距离,应以分娩舍为中心,保育舍靠近分娩舍,幼猪舍靠近保育舍,肥猪舍再挨着幼猪舍,妊娠(配种)舍也应靠近分娩舍。可参看图5-2(据郭兴泉,1990)。猪舍之间的间距,没有规定标准,需考虑防火、走车、通风的需要,结合具体场地确定(10-20米)。  4.猪舍内部规划 猪舍内部规划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决定。 建设一个大型工厂化养猪场是很复杂的,猪舍内部布置和设备,牵涉的细节很多,需要多考察几个场家,取长补短,综合分析比较,再做出详细设计要求。  (二)专业户养猪场  1.场址的选择 与工厂化养猪场基本相同,主要考虑地势要高燥;防疫条件要好;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供电方便等等条件。规模越大,这些条件越要严格。如果养猪数量少,则视其情况而定。  2.猪舍建筑形式 专业户养猪猪场建筑形式较多,可分为三类:开放式猪舍,大棚式猪舍,封闭式猪舍。  (1)开放式猪舍:建筑简单,节省材料通风采光好,舍内有'害气体易排出。但由于猪舍不封闭,猪舍内的气温随着自然界变化而变化,不能人为控制,尤其北方冬季寒冷,这样影响了猪的繁殖与生长,正如常说的一年养猪半年长。另外相对的占用面积 较大。  (2)大棚式猪舍:即用塑料扣成大棚式的猪舍。利用太阳辐射增高猪舍内温度。北方冬季养猪多采用这种形式。这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的猪舍。根据建筑上塑料布层数,猪舍可分为单层塑料棚舍、双层塑料棚舍。根据猪舍排列,可分为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另外还有半地下朔料棚舍和种养结合塑料棚舍。  1.单坡式  2.不等坡式  3.等坡式  ①单层塑料棚舍与双层塑料棚舍:扣单层塑料布的猪舍为单层塑料棚舍。扣双层塑料布猪舍为双层塑料棚舍。单层塑料棚舍比无棚舍的平均温度可提高13,5~C,说明塑料棚舍比无棚舍显著提高猪舍温度。根据沈阳地区试验,在冬季最冷天气舍温不管在白天黑夜始终保持在.8℃以上。由于舍温的提高,使猪的增重也有很大提高。据试验,有棚舍比无棚舍日增重可增加238克,每增重1公斤可节省饲料0.55公斤。因此说塑料大棚养猪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投资少、效果好的一种方法。双层塑料棚舍比单层塑料棚舍温度高,保温性能好。如黑龙江省试验,在冬季11月份至3月份,双层塑料棚舍比单层塑料棚舍温度提高3℃以上,肉猪的日增重可提高50克以上,每增重1公斤节省饲料0.3公斤。  ②单列塑料棚舍和双列塑料棚舍,单列塑料棚舍指单列猪舍扣塑料布。双列塑料棚舍,由两列对面猪舍连在一起扣上塑料布。类猪舍多为南北走向争上下午及午间都能充分利用阳光,以提高舍内温度。  ③半地下塑料棚舍:半地下塑料棚舍宜建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 或半山坡地方。一般在地下部分为80-100厘米。这类猪舍内壁要砌成墙,防止猪拱或塌方。底面整平,修筑混凝土地面。这类猪舍冬季温度高于其它类型猪舍。  ④种养结合塑料棚舍:这种猪舍是既养猪又搞种植(种菜)。建筑方式同单列塑料棚舍。一般在一列舍内有一半养猪,一半种 菜,中间设隔断墙。隔断墙留洞口不封闭,猪舍内污浊空气可流动到种菜室那边,种菜那边新鲜空气可流动到猪舍。在菜要打药时要将洞口.封闭严密,以防猪中毒。最好在猪床位置下面修建沼气池,利用猪粪尿生产沼气,供照明、煮饭、取暖等用。  ①塑料大棚猪舍,冬季湿度较大,塑料膜滴水,猪密度较大时,相对湿度很高,空气氨气浓度也大,这样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因此需适当设排气孔,适当通风,以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污浊气体。  ②为了保持棚舍内温度,冬季在夜晚于塑膜棚的上面要盖一层防寒草帘子,帘子内面最好用牛皮纸、外面用稻草做成。这样减少棚舍内温度的散失。夏季可除去塑料膜,但必须设有遮荫物。这样能达到冬暖夏凉。  ③塑料棚的造型要合理,采光面积大,冬季阳光直射入舍内,达到北墙底。  ④塑料棚舍应建在背风、高燥、向阳处,一般方位为座北朝南,并偏西5一10度。这样在11-2月份期间,每天棚舍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最长,获取的太阳能最多,对棚舍增温效果好。  (3)封闭式猪舍:通常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单列封闭式猪舍:猪栏排成一列,靠北墙可设或不设走道。构造简单,采光、通风、防潮好,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适用。双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走道,管理方便,利用率高,保温较好,采光、防潮不如单列式。冬季寒冷地区适用。养肥猪适宜。  多列式封闭猪舍:猪栏排成3列或4列,中间设2或3条走道,保温好,利用率高,但构造复杂,造价高,通风降温较困难。我国养猪业的现状      在写正文之前先说一些题外话。    我国养猪生产多年以来一直呈现正弦曲线式的变化规律,周期性地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猪肉市场的平稳性。究其原因,各方面的说法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这些说法当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的原因,那是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下表(数据来源《中国畜牧业统计》2005)。 生产规模(年出栏) 饲养场(个)  年出栏(万头)比例(%)  49头以下农户   22077.0 48.36 50-99头 1382874  9490.7 18.86 100-499头 391434  8810.1 17.50 500-2999头 54780  5344.9 10.62 3000-9999头5094  2500.9 4.97 10000-49999头 1221  1814.4 3.60 50000头以上 39  296.6 0.59 合计   50334.6 100.00    表中数据已经明确表明我国年生猪出栏量的近50%来自于小规模的饲养户,只有不足10%来源于年出栏量大于3000头的规模养猪场。    小型养猪场和小规模的饲养户,他们对市场的反应过于敏感,一旦市场价格下滑,他们立即淘汰母猪,不再饲养。由于他们的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比例太高,会很快引起猪肉市场供应量大规模减少,致使猪肉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这些小户又能很快补栏。周而复始,使养猪生产不断波动。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而正在从政策层面引导生猪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    说了这么多“废话”,目的是想告诉大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规模养猪场的建设一定会呈现“繁荣”景象。所以认真阅读“种猪场规划设计”的相关博文,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及时的。    希望从事本行业的博友能够关注本博客。博主将尽最大努力,把相关种猪场规划设计的内容写得更精彩。  养猪场规划设计的相关标准规范 1、GB/T  17824.1-1999表1   每头猪需栏面积参数表 猪群类别 每头猪占栏(㎡)  猪群类别 每头猪占栏(㎡) 空怀妊娠 1.8~2.5  培育仔猪 0.3~0.4 哺乳母猪 3.7~4.2  育成猪 0.5~0.7 后备母猪 1.0~1.5  育肥猪 0.7~1.0 种公猪 5.5~7.5  配种栏 5.5~7.5     说明:本人认为上表中中的数据只作为参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空怀、妊娠母猪如采用定位饲养,空怀母猪栏2.1×0.61m,妊娠母猪栏2.1×0.65m。表2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参数表 项目 面积(㎡)  项目 面积(㎡) 消毒更衣室30~50  锅炉房100~150  兽医、化验室50~80  仓库60~90  饲料加工间 300~500  维修间15~30 配电室 30~45  办公室30~60  水泵房15~30   门卫15~30 表3    每头猪每日耗水量参数表(单位:升) 猪群类别 总耗水量 其中饮用水量 空怀、妊娠母猪 15.0 10.0 哺乳母猪(带仔猪) 30.0 15.0培育仔猪 5.0 2.0 育成猪  8.0 4.0 育肥猪 10.0 6.0后备猪  15.06.0  种公猪25.0 10.0      说明:总耗水量包括猪饮用水量、猪舍清洗用水量和饲料调制用水量,炎热地区和干燥地区引水量可以增加25%。 2、GB/T  17824.3-1999表4  猪栏高度与栅格间隙参数表(单位:mm) 猪栏种类 栏高 栅格间隙 公猪栏1200  100 配种栏1200100  母猪单体栏 1000 100 母猪小群栏 1000 90 分娩栏母:1000  仔:550~600 母:90  仔:35  仔培栏 70055  育成栏 80080 育肥栏 90090 养猪场规划设计的相关标准规范——猪舍的环境指标〔GB/T  17824.4-1999〕 表1  猪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 猪群类别 空气温度(℃) 相对湿度(%)种公猪 10~2540~80 成年母猪10~2740~80 哺乳母猪16~2740~80 哺乳仔猪28~3440~80 培育仔猪16~3040~80 育肥猪10~2740~80    说明:    1、表中温度和湿度范围为生产临界范围,高于该范围的上限值或低于该范围的下限值时,猪的生产力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成年猪(包括育肥猪)舍的温度,在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8℃的地区,允许将上限温度提高1~3℃;最冷月份平均气温≤-5℃的地区,允许将下限温度降低1~5℃。    2、表中哺乳仔猪的温度标准系指1周龄以内的生产临界范围,2、3和4周龄时下限温度可以分别降至26℃、24℃和22℃。    3、表中数据均指猪床床面以上1m高处的温度或湿度。 表2  猪舍通风量和风速通风量:立方米/(小时·kg体重)  风速:m/s 猪群类别 冬季风量 春秋风量 夏季风量  冬季风速 夏季风速 种公猪0.450.600.70 0.201.00 成年母猪0.350.450.60 0.301.00 哺乳母猪0.350.450.60 0.150.40 哺乳仔猪0.350.450.60 0.150.40 培育仔猪0.350.450.60 0.200.60 育肥猪0.350.450.65 0.301.00     说明:    1、表中风速猪所在位置猪体高度处的适宜值和冬季最大值。在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8℃的地区,猪舍的夏季风速可以酌情加大,但不宜超过2m/s,哺乳仔猪不得超过1m/s.    2、跨度小于12m的猪舍一般采用自然通风,跨度大于8m的猪舍以及夏季炎热地区,采用自然通风的,应考虑设地窗和屋顶风帽。    3、猪舍通风应保证气流分布均匀,无通风死角。表3  猪舍采光?/P> 猪群类别自然光照窗地比自然光照辅助照明 lx   人工光照光照强度 lx 人工光照光照时间 h 种公猪1:10-1250~75  50~10014~18 成年母猪1:12-1550~100 50~10014~18 哺乳母猪1:10-1250~75 0~10014~18 哺乳仔猪1:10-1250~75 50~10014~18 培育仔猪1:1050~75  50~10014~18 育肥猪1:12-1550~75  30~508~12     说明:    1、窗地比是以猪舍门窗等透光构件的有效透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辅助照明是指自然光照猪舍设置人工照明灯具以备夜晚工作照明用。人工光照一般用于无窗密闭猪舍。    2、猪舍光照须确保均匀,人工照明灯具设计宜按灯距3m左右布置。猪群结构的确定    猪场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猪群结构的确定。只有确定了各个阶段猪的多少,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如何计算猪群结构,在相关的专业书籍中均有详细的计算方法介绍,在此不再赘述。除书中的计算方法,在GB/T 17824.2-1999中有猪群结构表可以参考使用。    这里需要给大家提供几个猪群结构计算中使用的基本参数,因为某些书籍由于出版较早,其中提供的相关参数比较老,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养猪业的生产水平。育肥猪成活率99%保育猪成活率96%哺乳仔猪成活率94%窝产仔数(头)10分娩率90%情期受胎率90%断奶日龄21或28发情周期(日)21断奶至配种间隔(日)9出栏日龄(日)168母公比40公母猪使用年限3后备母猪选留率90%后备公猪选留率90%年产窝数2.2-2.27    以上数据是目前规模猪场基本能够达到的生产指标。    公猪的饲养数量可以根据猪场人工授精和本交的比例做适当调整。

探索养殖小区经营新模式促进养殖小区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场转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畜牧业日益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发展的产业,现阶段畜产品竞争已由传统的数量竞争进入了质量、技术及资金实力竞争的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进程,扩大生产规模,延伸畜牧产业链。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存在着养殖规模小,饲养技术落后、防疫制度不健全等弊端;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也不利于畜牧业大市场的形成。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建设养殖小区,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力求规模效益。    各地所建养殖小区经过几年来的运营,其存在的问题也已日益突出,如不及时的加以调整,将严重阻碍养殖小区的进一步发展。1 养殖小区目前存在的问题1.1 选址、平面布局及畜舍设计缺乏科学性    某些养殖小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交通便利、扩大影响或搞地方领导的“政绩工程”,在选址及设计布局方面违反动物防疫原则和小区建设标准要求,把小区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区内布局混乱,防疫间距不达标。既影响正常的生产管理,又增大了疫病风险。    在畜舍设计方面没有经过科学的计算,造成舍内布局过于紧凑或宽松。造成生产管理不便或舍内有效面积的浪费。有的小区畜舍的檐高没有按照不同畜禽的生产需要来设计,有的过高,造成空间浪费,有的过低,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过高过低都严重影响舍内环境(温度、湿度及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控制。1.2 仍然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生产管理水平低    某些畜禽养殖小区只是简单地将养殖户集中过来,仍然采用一家一户式的饲养、管理、经营模式,有的养殖户甚至将家全都搬进养殖小区,完全背离了建立养殖小区要达到的人畜分离原则。有些生产经营者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生产管理水平低。在生产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鉴别种苗、兽药、饲料等,常有购进劣质种畜禽、饲料、兽药等情况发生。1.3 防疫制度不健全    某些畜禽养殖小区内缺乏统一的防疫程序,致使畜禽防疫工作随意性大。畜禽发病时随意用药,甚至将病死畜禽淘汰上市销售,这些行为既影响了疫病有效防治,又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4 质量标准不统一    某些畜禽养殖小区在生产设备、品种、原材料、饲料配方、防疫消毒等方而的标准不一,生产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小区产品信誉度。1.5环境保护无措施    某些畜禽养殖小区没有污染防治综合措施,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排放。既污染了环境,又不利于动物疫病防控,还严重影响了小区形象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2 养殖小区组织结构及运营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同类文章中有很多阐述,在此根据我们在养殖小区、现代化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方案,供大家在具体工作中参考。2.1专业化分工的优越性    针对目前养殖小区经营者的素质,实行专业化分工更有利于对生产经营者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行专业化分工,不需要每一个经营者都掌握从引种、配种、产仔、饲养、防疫到产品销售及粪污处理的全过程的知识,只需要掌握自己所分工环节的专业知识;实行专业化分工,在养殖小区内部形成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各负其责;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系统化,有利于防疫制度的制定和有效落实;实行专业化分工,使小区的生产经营更接近于现代化规模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利于养殖小区的标准化、规范化,也有利于养殖小区的长远发展。2. 2 专业化分工的具体做法    专业化分工就是按照畜禽的不同的饲养阶段进行分工。下面以生猪养殖小区为例详细说明如何进行专业化分工。将养殖户分为母猪养殖户、仔猪培育养殖户、育肥猪养殖户、粪污处理专业户、畜牧兽医部、市场营销部和养殖小区管委会。母猪养殖户负责母猪、公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仔猪培育养殖户负责饲养断奶仔猪。育肥猪养殖户负责饲养肥猪。粪污处理专业户负责小区粪污的收集和处理工作。畜牧兽医部负责小区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疫病的防治、防疫程序和防疫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部负责饲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养殖小区管委会负责全面工作,包括小区的总体工作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各部门和养殖户之间的工作协调和利益分配。2. 3 专业化分工后养殖小区的组织结构

2. 4 养殖小区运营方案    在以上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如果有公司参与,则养殖小区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公司负责种业、市场、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产品深加工等工作,养殖户则成为公司的股东。这样的组织结构更完整,更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更有利于实施现代化规模养殖场的运作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培养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使农民成为市场经济的参与者。3 养殖小区的建设要求    养殖小区的建设必须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为前提,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六统一原则。3. 1 统一规划设计、建造和设备配套    规划设计是小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合理的规划设计有利于节约用地、节约投资,还会给小区建成后的生产管理带来方便,提高小区的运营效率。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合理确定小区养殖规模、养殖工艺。根据畜种、规模和工艺确定畜舍的建筑尺寸(长×宽×高),根据当地的建材价格确定畜舍的结构形式。统一建造有利于控制工程质量。统一的设备配套使生产管理更方便、免疫程序更容易实施。3. 2 统一畜种和品种    在一个养殖小区内只能饲养一种畜禽,以免共患病的相互传播。统一品种有利于形成品种优势,也便于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治,3. 3 统一饲料配送    统一的饲料配送有利于科学的饲料配方的应用,确保饲料品质,也可以降低饲料的采购成本。3. 4 统一的疫病防治    制订统一的疫病防疫制度和统一的畜禽免疫程序,可有效控制小区的疫病发生和传播,可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3.5 统一的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畜禽合理控制舍内环境。统一的废弃物处理,可以确保小区环境的安全,还可以变废为宝。有条件的养殖小区可以建设有机肥加工厂和沼气池,将废弃物变成复合生物有机肥和沼气,变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为可以增加效益的有机肥和绿色环保能源。3. 6 统一经营与管理    养殖小区的引种、配种、原料和设备机具采购、产品销售等经营管理事项实行统一,可有效降低小区的运营成本,提高小区的经济效益。4 养殖小区建设需要政策扶持    现代化的养殖小区的建设只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它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扶持,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周到服务。由于畜牧业属于投入大、见效慢的行业,所以在建设资金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畜牧业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而需要保险机构的介入,希望提供更多的符合畜牧业发展需要的保险产品。这样可以有力促进养殖小区的科学、稳步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5 结论    综上所述,要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力水平,就必须改变转变广大农民的小农经济的固有观念、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在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小区是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力水平的一种理想的选择。我们提出的这种养殖小区的经营模式,可以促进养殖小区向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转化,它符合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方向。猪场设计方案猪场设计原则及思路  1、猪场选址应远离住宅区,便于防疫,同时避免周围用户受粪便气味影响。  2、猪场规划时,生产、生活区一定要分开,便于猪场防疫及管理。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不受生活区的影响。  3、生产区各幢舍最好要有走廊连接,便于猪场猪群周转,同时生产人员可以同外界隔开,达到真正意义的全封闭生产。  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为水电通道,中层行走及转群,下层是主粪沟。  5、每个猪舍的粪便都冲入到主粪沟,然后流到化粪池中。这种设计的缺陷是粪便会沉淀在粪沟中,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粪沟,否则猪舍的空气环境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利于猪只的生活。如果有劳动力,可以让饲养员把猪舍中的粪铲出圈外,而不把它冲入粪沟内,这样对猪舍的环境比较有利。  6、本设计方案本着勤俭节约、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猪舍,囿于条件限制,产房适当放宽。配种舍与妊娠舍合用一幢猪舍.一、 基本设计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对年产2000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19.8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8天左右(24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  猪群存栏:1256头  基础母猪:124头,其中空怀9头、妊娠90头、哺乳25头。  公猪:6头       后备母猪:12头  后备公猪:2头  整个生长期的成活率大于90%二、 生产工艺程序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配种妊娠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6头,保证每周能有5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待产前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4周断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培育阶段。断奶后仔猪进入仔猪培育舍培育至9周龄转群,仔猪在育仔舍5周。  中猪饲养阶段。9周龄仔猪由育仔舍转入到中猪舍饲养7周(16周龄)预计体重可达50公斤左右。  大猪饲养阶段。将50公斤左右的猪群转入大猪舍饲养至24周龄,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一般每周可出栏60头猪左右。

三、 猪场布局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和设备。猪舍力求紧凑合理,互不干扰,便于猪群周转,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全进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猪场除各生产环节的猪舍和设备外,还需外围的配套条件,包括种猪来源、饲料来源,全年约需全价配合饲料700吨,以及供水设施、排污设施、办公、宿舍、交通运输、防疫消毒等生产和附属设施。

 

一、 猪舍设计(一)、配种舍妊娠舍(图1、图2)  生产线有124头母猪。配种母猪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内饲养。  配种舍内设配种栏,一个配种栏内养1头公猪,设在4个单体栏之后,共设8个配种栏。配种后的母猪在单体栏饲养,观察4周,确认妊娠后转妊娠舍饲养,对未妊娠或返情的母猪送回到配种栏内接受第二情期配种。对连续两个情期均配不上的母猪建议淘汰处理,用后备母猪增补。单体栏成60厘米夹道,两侧隔栏用直径1寸(33毫米)钢管组成,高90厘米,限制母猪饲养,猪栏前设贯通食槽,后部有40厘米宽的横走向漏缝地板,下有粪沟,便于饲养管理,围栏长2.2-2.5米,每头猪实占面积1.3平方米。共设单体栏32个。

  1、每个配种栏对应四个母猪单体栏,单体栏内是刚断奶的母猪及配种1-3周的母猪。到配种后第四周,利用妊娠诊断仪诊断母猪是否怀孕,怀孕的母猪转到妊娠母猪舍饲养,没有怀孕的母猪留在配种舍等待下次配种。  2、124头母猪猪场至少需要2头试情公猪,每周有6头猪配种。  3、后备母猪、空怀母猪可放在大栏内饲喂。  4、走廊的宽度是0.9m。单体栏标准是2.5m×0.6m×0.9m,配种栏及大栏的标准是4.3m×2.5m。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  后备、空怀及妊娠母猪栏6头母猪一圈,小群饲养可有一定活动空间,每头妊娠母猪占地面积1.6平方米,栏前设贯通食槽,每头猪占槽0.5米,横栏两侧各设一个饮水器,猪床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漏缝地板,下设排污沟。妊娠16周的母猪转入产仔舍准备产仔。 猪栏成本预算:14栏×1000元/栏=14,000元。  1、 妊娠母猪舍共14个猪栏,每个猪栏可装5—6头怀孕母猪,猪栏标准 2.5×3.8m2 。  2、 如果猪场有条件,可在妊娠猪栏外建运动场,对母猪的健康有益。  3、母猪在妊娠舍11周时间,当怀孕50、90日龄时,需要做两次妊娠检查,以确保每头母猪都能正常分娩。(二)产仔猪舍设计(图3)  即将产仔的母猪转入产仔舍,产仔舍共设六间,分为五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8个产床,共为40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每个单元屋顶安装换气扇。母猪产仔围栏2.1x1.7米,实用面积为3.5平方米,四周围栏高0.5米,围墙用铁皮等板式物相隔,并紧靠床面,不要用棚栏,以防仔猪相互接触。产仔栏内设有钢管拼装成的分娩护仔栏,栏宽 0.6米,呈长方形,以限制母猪的活动范围,防止踏压仔猪,便于哺乳,栏前有食槽、饮水器供母猪采食和饮水,栏的两侧为仔猪活动区,一侧放有仔猪保温箱和仔猪补料槽,箱上设有采暖用红外灯泡或红外线加热器,箱的一侧有仔猪出入口,便于仔猪出入活动。母猪舍内温度要求在16-22℃之间,最适哺乳母猪的采食与泌乳,仔猪保温箱是为仔猪前期创造小气候用的,仔猪出生后的第一周要求环境温度在30-32℃,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根据舍内外环境气温的变化,可逐渐撤掉保温箱以扩大仔猪的活动范围。 图右上方是母猪消毒区,每头都要经过清洗消毒后才可进入产房。  1、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母猪在产房4周+3天。  2、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因此设计5间产房,全部为封闭式,每间产房有8个产床。  3、产床规格 2.1m×1.7m 栏高0.5m。(三)、断奶仔猪舍的设计(图4)  仔猪断奶后从产仔舍进入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达9周龄)。仔猪培育舍共建6件(6个单元),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仔猪培育舍内每单元设有7个仔猪饲养高床,所谓高床即为高台平栏,长2.2米,宽1.25米,为2.75平方米,断奶仔猪原则上原窝转入,每头仔猪占 0.25-0.3平方米。床为三角铁支架,四周有60厘米高的棚栏隔墙,床底全为缝隙地板,缝隙地板用8-9#盘条焊接组成,盘条间隙为1厘米,床面另设一活动木板(1.2*0.6米)在仔猪上床前几天使用,以减少猪应激变化。仔猪高床的高度与产床一致,便于仔猪周转。舍内温度为16-25℃,相对湿度在60-70%。仔猪在育仔舍内达9周龄时(或者12周令)转入中大猪舍喂养。

  1、采用全进全出式生产,育仔时间5周,6间单元。  2、与产房对应,每间为封闭房舍,内有5个育仔床。  3、育仔床规格:2.2m×1.25m高床,前面为走道,床后有粪沟。  4、如果要充分利用现有房舍,可以再增加三个单元,总长度亦为40米。保育舍可以养到12周再转栏。(四)、中大猪舍设计  仔猪9周龄时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5周达24周时,体重90公斤以上时上市。中大猪舍保温设施要好,不设供暖。夏季注意通风,散热性能好,设66个,舍内小圈饲养,每圈11头左右。圈长3.8米,宽3.6米,栏高0.9米,每圈实用面积13平方米,每头肉猪占用1.3平方米,圈舍后部设有40厘米宽的缝隙地板,下设排粪沟,圈内设食槽和饮水器,供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所有猪舍的水泥地面一律要求用高标号水泥,地面要求光平结实,为防止床面积水和猪只滑跌,要求地面向粪沟方向微斜,并在光滑的地面上以细沟作菱形切块,以达排水和防滑的目的。(五)舍内水、电、暖的配置  猪舍内明管铺设自来水管道,除单体栏母猪利用食槽饮水外,其余猪舍均设自动饮水器,以不间断供水,保证猪群饮用。如有条件,可在育仔舍和中猪舍安装补药水箱。自动饮水器为鸭咀式,饮水器安装高度为哺乳仔猪15厘米,断奶仔猪25厘米,中猪40厘米,大猪60厘米,基础公、母猪65厘米。饮水器安装在缝隙地板上方,以防漏水潮湿。  猪舍的电线要明铺,零、火线平行分走,注意防潮、防火,产仔栏上方要安装多孔插座,冬天接红外灯备用。一切电器设备要防止猪能碰到。  暖气安装要求冬季产仔舍、育仔舍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6-20℃,其它猪舍应在10℃以上。(六)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应按当地环保要求进行。全厂污水以排泄通畅为原则。设三级沉淀过滤.每幢舍先在中间部位设污水出口,集中到一级沉淀池;然后到中间道路. 二、猪场预算  基建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规模化猪场的设计要求,制定猪场的基建预算投资。包括房屋建设、水、暖、电的预算。  设备  配种舍猪栏 24000元  妊娠母猪舍猪栏 14000元  产房猪栏 42000元  育仔舍猪栏21000元  中大猪舍 66个猪栏*500元/个=33000元  猪舍设备投资合计:134,000元   养猪生产预算  种猪投入: 116头*1200元+20*2000+8头*2200元=196,800元  饲料投入:40万元  医药投入:1100头*15元/头*=16500元  固定资产投入:100,000元  直接人工:58000元  管理人员1人:1500元/月*12=18000元  其他人员:8000元/月*5人=40000元  低值易耗品:40000元  运输费用:500元/月*12=6000元  其他管理费用:10000元  产出:300头*630元/头=189000元(预计当年出栏300头)  第一年合计生产预算:826,300元-189000元=637,300元

推荐访问:养猪场 大型养猪场 大型养猪场建设 大型养猪场视频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