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种植致富 > 芽苗菜 > 【◆科技苑20151224期◆绿膜种出的高产姜】 大姜专用绿膜视频

【◆科技苑20151224期◆绿膜种出的高产姜】 大姜专用绿膜视频

来源:芽苗菜 时间:2018-12-12 点击:

同一块姜田,同时播种,同时下肥,为什么产量会相差这么多?特殊的姜田,用上了特殊的薄膜,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层膜?《科技苑》为您揭秘。  【主持人】:山东省莱州市有两个种姜老手,2015年春天,他们在一块姜田上做了点文章,这两个人是老搭档,也都爱用新技术、新方法,10月份是生姜的收获季,这老哥俩就要看看这回他们做的文章,会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现场】山东省莱州市大姜协会顾问 周林昌:这块儿咱分成两组,一组三个人,你们三个向南测4米,普通膜,你们三个也是向南4米,专用膜。  【解说】:周林昌把帮着来挖姜的人分了组,就挖2垄宽、4米长的两小块地。他们不仅精确地量了地块,还在各自的地块上插上了旗子,这架势是一定要分出个胜负来。  同一块姜田插着黄旗子和蓝旗子的两块地相隔不远,每块面积不过区区4平方米,姜还能多大差别?可两个老搭档倒是挺有自信的。  【采访】:  记者:会有产量差距吗?  胡令圣:会有。  记者:一定会有。  胡令圣:一定会。  记者:你感觉能差多少?  胡令圣:应该有15%左右。  记者:你感觉那边会高?  周林昌:蓝旗的会高。  记者:这边的高肯定会高。  周林昌:肯定会高。  记者:你觉得会比黄旗的高多少呢?  周林昌:我估计能高20%左右。  记者:一会我们看结果。  周林昌:一会看结果。  【解说】:姜是地里的根茎,没开挖的时候,眼前都是一片齐整整的绿,可老胡和老周就好像已经看见了地里面的似的,信心满满。  【采访】山东省莱州市大姜协会顾问 周林昌:你看我这块怎么样?它不一定都那么大,这块大。  【解说】:地块不大,一会功夫,两边都挖完了。每边都出了2筐,可从筐里面装得实不实,已经看出了分别。  【现场】姜农:谁口袋里没有吧?谁怀里也没有。  【解说】:再比一比姜的个头也是分明立现。  【现场】姜农:这个姜球有6.5厘米到7厘米,粗越粗它越沉,你再找块粗的你看看,下面有粗的没有没有了?俺也不和你比了,俺也不和你争了。  【解说】:最后就是过称,称出来的重量那可是实打实的。  【字幕】:79斤53斤  【解说】:这回还真是应了一句话,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4平方米的两块地,产量就差出了30多斤,他们也按照这样估算了亩产量,插蓝旗的姜地,亩产能达到1.3万斤;而黄旗的姜地,亩产有1万斤左右。

【采访】:  记者:这样两块的差距有?  农民:两边相差3500斤正差30%。  周林昌:所以我说把把握握增产20%比较把握。  【解说】:同一块姜田,同时播种、同时下肥,同期浇地,却出现了这么大的产量差距,老胡和老周心里明白,两块姜地里只有一处不同。那是在春季播种的时候,在一位专家的指导下,用两种不同薄膜,在姜地里做了对比实验。  4月初,地里最喧嚣的就数莱州的姜田了,这时其它作物都还没有开始种,姜农们都已经开始整地,撒肥,早早地忙起了种姜。种的早,目的是要让姜有个好的产量。因为生姜是宿根草本植物,它的生长期越长,地下的姜块膨大得越大,产量也就越高。  可姜又是喜欢温暖和湿润的作物,温度达不到20摄氏度的时候,就不能正常生长。为了解决4月份温度低的问题,莱州姜农都给姜搭上了小拱棚。  【现场】山东省莱州市大姜协会顾问 周林昌:以前用的是大姜平膜覆盖那样种得比较晚传统的种法是,“五一”前后下种大姜生长期大约在180天左右,这个就能达到190天甚至195天,因此它的生长期长了产量也就高了。

◆科技苑20151224期◆绿膜种出的高产姜  【解说】:搭上个半米来高的小拱棚,就支起来一个小空间,阳光照进来时,地温能很快提升上来了,相比平铺地膜,地温高出10摄氏度,这样姜就可以实现早出苗早生长了。  老胡和老周他们做的对比实验很简单,就是在这时候,把铺在拱棚上的薄膜,一边用的是传统的无色透明膜,而另一边用了绿色的。  透明膜,很常见,但绿色的,可是一般农民都很少见过,为啥要给姜铺绿色的薄膜,这还得说到他们的那位指导专家,他是山东农业大学的徐坤教授,研究生姜栽培有30年了。用绿色薄膜覆盖栽培生姜,就是他提出来的。  研究作物栽培多年,徐坤也明白选择绿颜色做覆盖物,多是在给绿色植物帮倒忙。可绿色膜用在生姜上时,却出现了增产的效果,这个实验结果,最初也颠覆了徐坤教授的传统认知。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赤橙黄绿青蓝紫,包括黑色的我们也用了,甚至包括银灰的,连续多地两年的时间都证明这绿色的好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是半信半疑,因为公认的基础理论认 为绿光是无效光,而我们这个绿色薄膜是显著提高了绿色光的透视比例。但是连续做了几年的生产对比试验以后发现,效果还是非常稳定。   【解说】:大多数的植物叶片呈现的是绿色,就是因为在可见光中,叶片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对绿光吸收的最少,把它反射回来。姜的叶片也是绿色的,按理说使 用绿色薄膜,阳光透过时,光强度和光质都发生了变化,它的叶片一样不吃“没营养”的绿色光,光合作用势必也会受到影响,但得到结果偏偏是在生姜上增产了。  得到实验数据后,徐教授又进行了10年的研究,他不断找寻理论依据,也不断地完善这个只用在生姜上的绿色薄膜。  更加专注研究起绿色膜,因为他知道每年小拱棚建起来,透明薄膜铺上后,也同时给姜农们带来了很多生产上的烦恼。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几乎每年都有因为覆盖这无色透明膜灼伤幼芽使姜不能出苗的这种现象存在但是经过多少年摸索的他们也逐渐掌握了这个规律  【解说】:小拱棚用上后,地温开始渐渐上来了,姜苗也悄悄地钻出来,可就是从姜苗一出来,制约姜产量的一个重要的危害也来了。  【采访】:  胡令圣:这就是标准的,日烧一般从下面小叶从小叶开始。  记者:这个也是吗?这个边缘有点黄。  胡令圣:这个烧的没有过分严重,像这个就比较严重,日烧是姜农在管理大姜当中比较难办的问题,这是普遍的现象。  徐坤:叫光氧化或是光破坏对症表现就是色素降解。  记者:您看这个是不是就是色素降解?  徐坤:对对,这个叶绿素已经没有了,整个已经枯死了,前期比较轻的时候还有,可逆的像这种已经完全都不行了。  【解说】:除了姜苗的叶子发黄了,这时候,小拱棚里还经常能见到一种长势奇怪的小苗,幼苗的叶片始终不能舒展开,而是互相缠绕着。当地人把它叫弯辫子。这也是让他们比较头疼的现象。

【采访】:  记者:为什么叫弯辫子?  胡令圣:它现在是一个圈一个圈的,庄稼人简称它弯辫子。  记者:就是这个叶子包着这个叶子。  胡令圣:对了它自己放不开。  记者:那它以后长下一片叶子的时候,还缠在这里面吗?  胡令圣:对了它一直是这样生长。它不舒展了人工放开它也不舒展。  【解说】:姜苗“弯辫子”时,老胡他们就人工给它“放辫子”,让叶片能够尽量地舒展开,但是费事不说,效果也不太理想。  【采访】:  胡令圣:你看它已经烤苗了在这个地方,已经烤了,它在弯辫子的过程当中,阳光直射就造成这种现象,放开以后就和它是一回事。  记者:就是它的这个痕迹是晒在这个位置上了。  【解说】:弯辫子的叶子,不仅皱皱的,还留下了晒后的黄斑。幼苗期姜的生长比较缓慢,5-7天才放出一片叶,但种姜人都明白,别看这些叶片小、少,作用可不小,今后这块姜大不大,产量高不高,它们起的可都是关键作用。  【采访】:  记者:这一个小小的叶片,它怎么会影响到整个的产量呢?  胡令圣:这个小小的叶片,它不产生叶绿素了,不进行光合作用以后,大姜就不正常生长了。  【解说】:当姜的主茎钻出土来,并抽生出细小的绿叶,它就开始肩负了重任。因为它的生长,关系到了下面根茎的生长。   我是刚刚出土新苗,别看我小,可本领大。土里面,有我的根茎,我只要长,它就开始膨大,它其实是个姜球妈妈,因为它会生孩子,它的孩子也像我一样钻出土 壤,成为一个分枝,然后它下面的根茎也会再当妈妈,继续发出来新苗。所以,秋天,你挖出来的那么大的一块姜,其实是我的一个大家族,里面有母姜、有子姜, 孙姜,还有曾孙姜。所以,你们先要把我照顾好,以后才能看到我繁荣的大家族,这样你们才会更开心。  【采访】山东省莱州市某大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胡令圣:老百姓都知道就第一根主茎产生的姜球营养最高牵扯到它下面的分枝它的分枝没有养分供应它不会长好  【解说】:可见幼苗虽小,关系事大。小拱棚里频频出现黄叶、干尖和弯辫子的问题,让姜的高产变得困难了。种姜的人知道,姜怕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高温和强光。  【采访】山东省莱州市某大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胡令圣:一旦今天这个光线特别强它又没打眼没放风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它就烧了。  【解说】:通过不断摸索,老胡他们有了不少办法,幼苗长出来以后,就得赶紧给密闭的拱棚打孔通风,避免高温,而在防强光上,他们也想出了不少土方法。  (方法一:喷墨汁)  喷在薄膜上的是墨汁,墨汁喷上去,透明膜就变成了灰黑色,成本低,还能起到防强光照射的作用。建议墨水尽量调配合适,喷撒均匀,太黑的话,幼苗见不到光,一样会影响到幼苗正常生长;对,还要多关注天气,下雨天晴后还得补喷。  (方法二:刷白灰)  往薄膜上刷的这层是石灰涂料,这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智慧。刷石灰涂料,它也是低成本方法,刷过一层后,膜变成了灰白色,也能起到一些挡光作用,刷石灰涂料比喷墨汁更耐久一些。不过,弯腰刷膜,也是更辛苦的工作。  (方法三:挂遮阴网)  挂遮阴网,倒是省时还省力,遮阴的效果也好,缺点就是成本高,不算人工和搭设遮阴网所用的材料;单算遮阴网每亩地就需要600来元。这个网可以用两年,算下来,每亩姜田要多增加300来元的投入成本。  三种方法,都投入人力,也增加物力了,可依然还会出现姜苗长不好的现象。山东地区姜种得早,姜农因为怕温度低,姜苗出不来,所以遮阴的方法都用在出苗以后,可姜苗也不是一吹哨马上就能长出来,管理稍不及时,难免就会有被强光晒伤的。  徐坤教授想找到一种带颜色的薄膜,让姜农们在早春种姜的时候风险小一点,投入还能少一些,劳动也能更轻松一点。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现在的薄膜都是通用化的以后中国的薄膜甚至世界的薄膜都要向专业化发展每一种作物要根据光的需求特性出来对应的薄膜  【解说】:5月下旬,在莱州做对比的姜棚里,差别就已经很明显了,绿膜覆盖的,姜苗都从小棚的放风口冒出了叶片,而透明膜下的姜苗还窝在拱棚里,明显弱小了很多。说明绿膜覆盖后,姜苗的出苗并没有受到影响。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尽管我们这个绿膜把绿光增加了使作物不能吸收的。但是这种光的一般属性它还是有的,就是透过以后它仍然可以转变为温度射线,仍然可以提高环境的温度。  【解说】:徐教授也考虑过黑膜,放弃的原因就是黑色能把光的强度大幅削弱,地温的提升速度就会大大降低了,姜农们想早种、盼早出苗的愿望也就实现不了了。  为了早出苗,徐教授他们还在绿色膜里加了保温剂,早春时,白天虽然绿膜里的温度要比透明膜里面低,可晚上绿膜里热量和水分都不容易散失掉。  在这样的环境下,姜苗生长得很快,叶片也都是舒展开的,看起来很健康;对比透明膜下的姜苗叶片还是有不少黄叶、干尖和弯辫子的。

【采访】: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这一溜长得多小。  记者:它不舒展就长得小。  徐坤:它越不舒展光合产物越来越少,你看它这个几乎每一棵都有干尖颗儿都明显地小。  记者:它是晒的。  徐坤:对高温干旱烘烤了,姜的起源地是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虽然温度高,但是湿度大。我们现在湿度又低,光线又强,所以照射的光能过多它利用不了。  【解说】:因为姜的生长期正好是在光照逐渐强烈的季节,加上北方气候比较干旱,对于刚好在幼苗期的生姜来说,这时候的太阳光可不是“吃不饱”,而是“吃不了”,也“受不了”了。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生姜主要以夏秋季生长为主,即使削弱一部分,仍然可以满足生长生殖需要。  【解说】:阳光从绿膜透射过来,也并不是全变成了“没营养的”的绿色光。它只是被削弱了一部分,这时正好幼嫩的姜苗也耐不住强光,绿膜下的光线刚好满足了姜苗的需要。  在绿膜覆盖的小拱棚里,打造了一个好似有茂密绿树遮挡,温暖又湿润,更适宜生姜生长的小环境。  现在一个绿膜覆盖,就可以起到透明膜加遮阳网的效果了,完全不用姜农多花遮阳网的钱了。可是有的姜农还是不放心,又在铺绿膜的拱棚上还是加了一层的遮阳网,要来个双重的保护。  【采访】:  姜农:打电话让他撤网他还不撤不舍得。  记者:为啥不舍得撤呀?  姜农:原来的传统模式,原来使用白膜的时候就使用这个遮阳网。现在他以为使用这个绿膜,还用遮阳网。  徐坤:反作用甚至长得可能还不如普通膜好,你摸摸里面都不热乎。  胡令圣:里面温度很低。  徐坤:按理说到这时候手放里面应该是热乎的。  【解说】:这样两层覆盖加上后,阳光的透过率不足50%,造成温度低不说,姜在这样的弱光,光合作用才是受到极大的影响。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这个算是长得比较差措施重叠了盖了这个网光线弱了温度低了   【解说】:到了7月份,生姜的地上部分也进入快速生长期,这时候,姜已经发了4、5个分枝,植株越长越高都冒出了小拱棚,这时,姜农们要把拱棚和棚膜全 去掉,到底要不要再盖遮阳网,姜农们又开始犹豫了。现在正是夏季,阳光更足了,大姜长势是挺好的,可也禁不住晒。这会儿要不要给姜遮阴,大家都等着徐老师 来拿主意。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揭膜以后用不用搭遮阴网,这个完全不需要这个你可绝对放心,8月8日是立秋还有接近1个月的时间它生长这个强光怎么办?它的优势已经起来了它的叶片也大了,它的叶片明显比较大了。所以它制造养分的时候,接受的光多制造的养分又多。  【解说】:早期绿色膜覆盖已经给姜打了一个好基础,身体壮实了,叶片多了,更油绿了,叶片之间互相遮挡,彼此已经在遮阴了。徐老师说,这时再加上遮阳网的话,也会起到反作用。  【采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加上网你是表层表层的光是符合姜的生长正好表层它又是比较嫩它干活时比较幼小它自己得先长起来真正制造养分的是中下部的叶片   【解说】:到了生姜植株的快速生长期,得先让“能干活”的叶片吃饱,它们工作才能更积极。这阶段已经不怕晒的生姜,更不用再加遮阳网了。徐老师的解释让 姜农们也放心了。秋天收获的时候,莱州的姜田大都出现了老胡、老周对比实验田里的效果,像蓝色旗帜围住的那块地一样,用绿色薄膜覆盖生姜的姜农们都开心 了,今年生姜丰收了,产量不仅比往年提高了15%以上,成本还降了不少,省了遮阴的材料钱和不少的工钱,现在,他们真心地觉得是科技让实惠落进了他们的口 袋里。  【采访】: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徐坤:现在真正提高产量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在膜上做文章怎么利用这个膜利用好这个膜增产幅度还是很高的。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 米庆华:生姜大家现在看是绿色的越夏的蔬菜我们下一步要见到的叶菜棚膜可能是紫色的红色的从生姜这个做一个重点的推广将来带动我们整个农膜向专用化升级换代和发展  【主持人】:用绿色薄膜对生姜进行覆盖,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生姜轻简化栽培。这个轻简化是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成本投入,可是中间的技术分量一点都不轻。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大农机这样的革命性变化,也有像专业化薄膜这样一点一滴的变革。

推荐访问:高产 科技苑 绿膜种出 ◆科技苑20151224期◆绿膜种出的高产姜 cctv7科技苑种植姜 科技苑姜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