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种植致富 > 蟾蜍 > 貉子养殖【回老家养殖貉子打开致富路】

貉子养殖【回老家养殖貉子打开致富路】

来源:蟾蜍 时间:2018-08-17 点击:

17日清晨,布谷鸟的叫声将经历了一夜小雨的呼和浩特市耗赖山村唤醒,58岁的高锁小开着他的“普桑”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向村东头的食用菌养殖基地驶去。“今天自治区和市里的领导要来调研,我先去基地看看。”碰着熟人,高锁小停车开窗,高声地说道。    高锁小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耗赖山村,他年轻时候单枪匹马出外闯荡,跑过运输,挖过金子,当过私企顾问,后来在城里做点生意。当村里的同龄人对高锁小的生活羡慕不已时,他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回村,竞选当了村干部,将村里引进的产业扶贫项目搞的红红火火。与此同时,他大胆引进市场上并不热门的“冷凉菜种植项目”,承包几百亩土地,结束了年年种土豆的老传统,将莴笋、橄榄等反季蔬菜送上了城里人的餐桌。    而在百公里之外,武川县什拉兔村的村民正忙着到潘永胜的“貉子养殖基地”预定貉子幼崽。潘永胜19岁外出打工,在河北、江浙一代接触到貉子养殖,20多年间积累了不少经验和财富。2013年,41岁的潘永胜将“貉子养殖项目”带回自己的老家,目前基地900只貉子已经开始繁育,2个月后这些幼貉就可以出笼,貉子皮、油脂和肉都可以出售。    “不管在外头多少年,归根到底我还得回来,同时也想带着致富的产业回来,让老家的人跟我一起致富。”潘永胜说。    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潘瑞峰正联系买化肥,运种子,从各地雇佣工人准备开始春耕。    潘瑞峰在呼和浩特有一家网架厂,此前效益一直不错。2012年潘瑞峰回乡省亲,不少乡亲来找他探讨如何发展农村产业发家致富。受此影响,潘瑞峰决定将事业重点从城里转回农村。    同一年潘瑞峰投资600万在四子王旗开展土豆规模化农业种植,随后又陆续将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朋友介绍来,一起筹建了一家农业生物科技公司。目前他的这家公司共承包土地一万余亩,建立科研所,盖起了公寓,并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引进不少专业人才,专门从事种薯培育。    “我离开农村太久,种地的这一套都不熟悉了,而且现在的农业种植与以前传统老方法种地差别太大。”潘瑞峰说,他的公司里春种秋收都靠雇人,聘请的技术员都是大学生。“感觉还行,现在这个事业刚起步,总体效益与投入持平,以后发展肯定会更好。”潘瑞峰乐呵呵地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农村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多会选择去城市里生活工作,留下来的人多数是因为上了年纪或者无谋生手段。然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农村,一些原本在外奋斗多年并且小有成就的“老板”们,却在近几年集中返乡,当起了“新农民”。    记着观察到,这些“新农民”与传统农民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像是城里人,代步工具小轿车是必备装备,穿着也并不随意。关于成千上万亩土地上的春种秋收事宜,他们只负责总体把控。    “城里产能过剩利润趋小的时代到来,城市里资金投资出口越来越少,而无论政府投资还是民间资本,都是重工重城,轻乡轻农,长期以来农村对这样的资金投入有需求。现在农村‘饥渴症’和城市‘剩余症’并发,导致资本下乡。”针对这一现象,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生导师盖志毅解释道。    盖志毅介绍,随着农业产业化到来,农业可以向前延伸,如种业,也可以向后延展,如农畜产品深加工。这样就把原来单纯的农业性质赋予了农、工、商一体的性质,利润随之增高。同时现在土地政策、宅基地改革政策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资本下乡”一定的政策空间。    在“资本下乡”的过程中,盖志毅提出要注意防范“非粮化”和“非农化”现象出现,防范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被蚕食,以及无业、无地农民的出现。

推荐访问:貉子 回老家 养殖 回老家养殖貉子打开致富路 回老家养殖能做吗 貉子养殖技术视频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