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行情 > 新闻 > 校园文化解说词

校园文化解说词

来源:新闻 时间:2020-06-15 点击:

校园文化解说词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 1、文化:即文明。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理论的、观念的东西等。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为语言、文学和艺术。

 2、校园文化: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学校传统、校风校纪、制度、管理等。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诸如学术讲座、专题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校风校纪、优良传统等。

 学校是文化组织、教育组织、传承组织,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

 3、特点 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情境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层次性、针对性、全面性等。

 4、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阶段 一般而言,要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成型阶段;发展深化阶段;创新提高阶段 5、载体 ⑴环境载体:包括校园设计、景观建筑等。

 ⑵理念载体:体现学校的育人取向,是校长教育哲学思想的结晶,表现在校训、校歌、校旗、校徽、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等层面。

 ⑶活动载体:是动态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庆、纪念日、运动会、班(团、队)会、升旗仪式、兴趣小组、科技活动、文化艺术节等层面。

 ⑷教学载体:是文化育人最重要的一环,通过各学科渗透到教育计划中。

 ⑸制度载体:是校长办学理念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硬规则。它包括学生守则、文明公约、各种管理制度等等。

 ⑹行为载体:主要体现在师生的各项具体行为中。

 6、功能 “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沃土。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素质教育的潜在课程,是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师生耳濡目染健康、优美、高雅的校园文化,如沐春雨、如坐春风、心旷神怡,美的熏陶、理智的启迪、陶冶情操、修身养德、净化心灵、塑造品格、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入耳入脑入心,浸淫入灵魂,虽无“立竿见影”之能,但可收隐性教育功能的巨大长效,而且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影响深远,变现三大教育功能:科技文化教育、思想行为教育、审美情趣教育。同时,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整体品位和社会声望。

 7、成果及其展示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可以通过 6 个平台来展示:校园展示平台;校内展示平台;校外展示平台;素质展示平台;交流展示平台;网络展示平台。

 8、存在的问题 整体薄弱、处于自发阶段,普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偏重物质文化,忽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显性文化,忽视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隐性文化;重视校容校貌等室外文化,忽视教室、宿舍、办公室等室内文化;重视学生文化,忽视教师文化,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围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创让人民满意的学校,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养人才”这一主题,以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为核心,努力构建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四架马车,并驾齐驱。

 三、总体目标 1、依托学校实际,把握儿童特点,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时代精神,融传统文化与时代就是于一炉,努力建设富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2、通过多彩的校园文化阵地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培养人、塑造人的目的,造就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教师团队,培养一个团结友爱、道德高尚、志向远大、勤奋刻苦、意志顽强、富有个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生群体。

 3、把学校打造成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焕发出更加吸引人、教育人、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上进心和求知欲更强烈;打造成一座生动活泼的乐园,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趋向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打造成一座充满亲情的家园,让师生感受到家的温馨,体味出集体的温暖,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师爱生,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理解宽容、互助合作、相互关怀、相互鼓励、相互鞭策,自然、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体现出的人情美,令人心情舒畅;打造成一座美丽的花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清新幽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自然天成。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应达成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气息、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高雅的艺术情趣、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学风的整体氛围,让校园充满健康的歌声、甜美的笑声、朗朗的读书声和文明的谈话声,使全体师生在校园能够体验并获得先进的思想理念、高雅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产生一种对学校这个精神家园的认同感、依恋感和归宿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带动和促进全体师生优良品质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学生个性特长和能力的充分发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生和教师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其中,领导和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既是校园文化的享受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教育性(思想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培养一代“新人”,所以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精华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一方面要要统筹兼顾,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综合推进,整体提高;另一方面要全员参与,持之以恒,抓出实效。

 4、实践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重在实践,所以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参与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

 5、个性化(特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在体现民族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体现本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

 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五、工作原则 1、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

 2、坚持抓特色、创品牌、树立精品意识,突出不同区域、不同活动的特色和育人功能。

 3、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如根据项目特色,让学生自愿报名挑选,学校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目的名称均由其成员参与取名,择优命名充分展示成员的聪明才智,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师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三、基本内容及具体规划设计 ㈠、校园物质(环境)文化 1、基本概念:校园物质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要打破其常规的、一成不变的、静止的模式,赋予它丰富的生命力,在我们熟知的领域挖掘出新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校园环境文化包括包括黑板文化、橱窗文化、墙壁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花园文化、道路文化、走廊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等。

 2、规划设计 本着“追求高品味,着眼实用性”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人手整治校容校貌,设计学校整体建筑风格,规划校园环境建设。功能分区明确,道路平坦整洁,建筑物协调和谐,巧妙设计各景点,校园环境宁静优美,花草树木疏密适宜、错落有致。具体可从校训、校徽、雕塑、绿化带、阅报栏、宣传栏(团队、名人、德育、心理健康、教研动态、校务公开等)、评比栏、黑板报、警示牌(节水、卫生、安全、爱护花草等)、图书室、阅览室、校园网站、知心小屋(心理教育)、校园小语、格言警句、温馨提示、班级图书角、科学家挂像、学校大门、围墙图文(标语、简笔画、大型壁画)、文化长廊、艺术长廊、经典长廊、校报校刊、学校荣誉室、师生作品栏及学生特长展示台(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电脑作品)、“我有一双灵巧的手”专栏等方面考虑。其他如打造班级文化,有的班级定位为“书香班”、“扬帆班”、“乐学班”等,制作“班级名片”,展示班级风采;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课前一分钟温馨提示,课余时间则播放轻音乐;统一学校形象标识(校徽、胸卡、标牌等)。

 校舍布局、景点设计、文化设施的装饰和宣传品的布置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做到既可观赏又能实用,无一物不景,无一景不用,提倡自力更生,注重投入效益,避免造成浪费。同时应合乎科学、美学、伦理学的要求,重视其对称美、平衡美、比例美、和谐美等。

 ㈡、校园精神文化 1、基本概念: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是校园人的心理层面,其内容是校园成员的思想观念和素养,表现形式则是精神创造活动及其产品。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2、规划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以展示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有:象棋、广播站(小学:红领巾广播站)、英语、音乐、合唱、书法、美术、绘画、围棋、舞蹈、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普通话及其它兴趣活动小组和特长培养小组;艺术周或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周、运动会及各项单赛、体育周、健康周、礼仪培训、志愿者、做义工、新队员宣誓、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古诗诵读比赛;校庆、节日、纪念日、班(团、队)会、升旗仪式等。

 ㈢、校园制度文化 1、基本概念:制度是校园文化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后用情境来内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校园制度文化还包括校园行为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其建设目标是整合他律,强化自律。校园行为文化包括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校园行为规范指学校对人的教育、培养、塑造的规章制度;行为模式包括学习、生活、工作的行为方式等。通过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全体师生增强法律意识、遵纪守法,有时间观念,有秩序观念,做事讲究程序与规范;增强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自律精神和自律能力(自制力,亦称自控力、自律力。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发展的轨道,把握分寸。自律精神的升华则为“慎独”。

 “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更是一种修养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晓且具有种种诱惑的情况下,恪守法与道德的准则,不做坏事),使学校外在的教育要求、文化熏陶内化为师生的信念和行动,让全体师生在共创校风、共守校规等方面进入“由他律到自律,由习俗到自觉,由自觉到自由”的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从而保证学校的正常、高效运行。

 2、规划设计 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制度、绿化制度、校园养护责任制、学生值日周、《教职工考核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后进生转化条例》、《文明公约》等,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质量立校、依法治校、以德育校、民主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局面。

 总之,我们应在硬件中提炼校园文化精神,在活动中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在课程改革中创新校园文化,让师生在展示中感悟校园文化精神,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让教师成为校园文化的形象大使。

 六、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强化领导,加强组织,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各个具体实施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划清责任,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协调一致;立足长远,高起点、高标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强调控,及时调度,分段总结;借鉴学习,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合理吸纳,打造特色;立足学校,面向社会,广泛征集,荟萃精华,融为一炉,为我所用;勤俭节约,自力更生,花“好”钱办“好”事,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能办事。

推荐访问:解说词 校园文化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