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养殖致富 > 松鼠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复习提纲

来源:松鼠 时间:2020-06-15 点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

 知识点复习 提纲

  一、 本书框架:

 (一)

 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四)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社会)

  二、 第一单元知识点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参与政治生活的四途径)

 1、国家 2、人民民主 3、人民民主专政 4、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1、民主选举 2、民主决策 3、民主监督 4、民主管理 (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 国家:

 (1)含义:阶级统治的工具 (2)属性:阶级性 (3)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人民民主

 (1)特点

  3. 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①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地位)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必要性)

 ③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与时俱进)

 (2)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4.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1)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内容三保障:制度、法律、物质 政治义务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②政治自由(民主政治的基础)

 广泛性(体现):民主权利、民主主体 真实性 管用性:制度体系 一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人权 权利与义务(三权四义三原则)

 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的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 民主选举

 2. 民主决策(3)为什么要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

 ③等额选举(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可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择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民的选择。)

 ④差额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相应的竞争有助于了解候选人)

 ②间接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

 ①直接选举(每个公民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2)方式 (2)意义 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1)原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利,如何让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特点:做决定之前收集意见 方式:电弧、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②专家咨询制度(方式: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意见)

 (1)方式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特点:决策形成初稿公示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额度科学性 ④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代表意见)

 3. 民主监督

 4. 民主管理④新形势: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①对国家:有利于被监督者改进工作 (2)意义 ③是社会主义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①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 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我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3)意义 ②公民:负责的行使监督权。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2)类型:村民自治(农村)、居民自治(城市)——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③舆论监督制度(电视、广播等。其透明度高,威力大,时效快,影响广)

 ①国家:自觉接受监督,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②对公民: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性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对策 ①信访制度(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

 (1)方式 补充:

 1.区分人民和公民 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不包括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敌对分子;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 2.参加民主协商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 三、 第二单元知识点

  4. 职能

 3. 原则 :对人民负责(如何对人民负责)

 1. 性质 :我国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 2. 宗旨:

 为人民服务 2.对政府的监督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目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 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加强社会建设(目的:政府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保证幼有所教,学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

 5.地位 4.职能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目的: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 家长治久安)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 (一)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标志 决定因素 是什么

 3.政府的权威 怎么办 为什么

 1.性质 6.途径 3.原则 2.宗旨 环节 怎么办 为什么 是什么

 1.政府依法行政

 (二)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一)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5. 地位 :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6. 途径 (公民向政府求助、投诉的途径):开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

 (二)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怎么办:

 (1)是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2)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3)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2. 对政府的监督

 (2)如何对政府进行监督

 ①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治,缺一不可。

 ②我国已经依据宪法和法律,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内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外的监督。

 (内部监督:上级政府、审计部门、下级政府

  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

 ① 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

 ② 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意义:①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②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③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

 (1)为什么 (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

 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是什么: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子,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1)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公民角度)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政府角度)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政府角度)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社会角度)

 为什么 1. 政府依法行 政

 3. 政府的权威

 (3)职能 (3)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

 (1)是什么: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 发展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社会民主政治

 (2)决定因素: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1)含义 (2)地位 (3)基本内容 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四、第三单元知识点

 (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措施 (4)原则 (2)主题 (1)性质 (3)权力(职权)

 ③政府坚持政务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政务公开的意义: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组成(类型)

 1.地位 4.意义

 2.内容 3.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2)组成人员 (1)性质

  1.人民代表大会 (4)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执政方式 4. 指 导 思 想3.地位 2.宗旨 1.性质 5.执政理念 ①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③要重品行,做表率 8.目标

  6.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5.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3.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何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宗教政策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关系 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②表决权 ③提案权(如果通过,就有法律效应)

 ④质询权(质询一府两院的工作)

 ①审议权(审议政府报告)

 3.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义务: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的实施,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8.目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2.权利:

 1.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2.组成成员: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可连任两届)

 1.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补充:

 1. 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 2. 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广义),国家制度是指国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①坚持制度自信,不是故步自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措施 ③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优越性(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统一和民主团结)

 ①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1)原因

 5.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②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他监督 4.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2.地位: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1.含义:是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3.任免权(人事任命)

 1.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决定权(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4.权力(职权)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职能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补充: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

 ②组织上:相互独立 ③法律上:平等

 ④事业上:通力合作,亲密友党 ⑤监督上:相互监督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 4. 意 义( 优 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参政议政(注意:不是执政)

 (1)政治协商(决策之前和执行过程中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对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通过提出意见、建议、批评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2.主题:团结和民主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爱国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3.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多党合作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内容:

 1.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作为中学生 ,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③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存在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①宗教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2.为什么 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是什么 4.宗教政策 2.为什么 优越性(意义):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③我国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 ①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必要性)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民族平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族团结: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③民族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五、第四单元知识(三)外交政策 (二)世界多极化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发展 和平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怎么办 为什么

 2、维护国家利益 决定因素 基本形式 内容 是什么

 1、国际关系

 (一)国际社会 ——主要成员

 一、走进国际社会

 当代国际社会当代国际社会

  (二)国家利益 1.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2. 国际斗争的焦点 3.国际竞争的实质 4 对策

 1.是什么 2.基本内容

 1.外交政策的宗旨 2.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4.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主权国家 2、国际组织 一、走进国际社会

 走进国际社会走进国际社会

  ③基本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最重要,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有两个特征,对内表现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和对外表现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一)国际社会 (二)国家利益 ——主要成员2.国际组织

 1.主权国家 ① 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② 类型:

 按性质: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按经济发展程度:发达和发展中国家 ④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⑤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1.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联合国(政府间世界性的)、欧盟(政府间区域性)、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非政府间世界性)

 3.意义: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1.国际关系

 ①是什么: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与冲突 ④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2.国家利益

 为什么:①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怎么办:

 国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公民:树立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义务;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二、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 共同发展

 ——时代的主题

 1.和平 2,发展

 主要障解决途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①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内容: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一)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1.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注意: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多极化格局)

 2,国际斗争的焦点: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3.国际竞争的实质: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对策: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我国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2.内容

 1.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意:要和联合国的宗旨区分开)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补充 :

 一. 人类 命运共同体: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推荐访问:政治生活 提纲 知识点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