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项目 > 民俗 > 第九讲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与权威主义

第九讲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与权威主义

来源:民俗 时间:2020-06-15 点击:

第九讲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与权威主义 • 政治稳定:定义、类型与理论 • 合法性的权威与权威的合法性 • 发展中国家的权威主义 •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乱分析)

 一 政治稳定:定义、类型与理论

 • 政治稳定的定义 • 政治稳定的类型

 1)传统性稳定(本讲范围之外)

 2)机制性稳定

 3)强制性稳定

 4)两种稳定的转化 • 关于政治稳定的一般理论

 政治稳定的定义

  • 什麽是政治稳定?

  是指一个社会的一切个人、组织和社会集团的政治行为没有对现存的政治秩序、法律制度构成破坏和威胁,国家内部的整个政治生活仍在正常,有序地运作,这种政治状态称作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社会平静而有秩序的一种表象。它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和对抗的消除。只要各种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对抗没有突破现存政治秩序和法律制度的框架,只要它们没有演变成公开的冲突和动乱,这种社会政治状态就被认为是稳定的。

 政治稳定的类型 • 传统性稳定 • 机制性稳定 • 强制性稳定 传统性稳定

 •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社会分化程度也较低,社会流动较少,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前资本主义阶段)。

 • 此种稳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机制性稳定 • 机制性稳定

  当社会矛盾、政治对抗能够在现存的秩序和法律框架之内,通过政治民主的机制和渠道得以自行调节和消除,或者通过政治体系的改革、调整或完善使矛盾和对抗得以缓和与消除,从而使社会政治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局面。这样实现的稳定叫“机制性稳定”。

 这是一种符合社会内在发展逻辑的、自然形成的稳定。

 机制性稳定的特点

 • 靠自身调节机制 • 一举两得的社会功效

 1)社会压力及时得到释放,避免酿成爆炸;

 2)推动社会进步 • 持久性,可靠性

 强制性稳定 • 当社会矛盾和政治对抗发展到已经不能在现存秩序和法律范围之内获得解决, 而非要突破现存秩序和法律框架不可的时候, 政府出于某种动机使用权力(包括暴力)强行维护和强化现存的秩序和法律,把尖锐的矛盾强行加以控制和压制,使之限制在秩序和法律框架之内,从而使社会政治局面仍保持一种稳定状态。

 • 此外,有的稳定状态是由于一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的存在,换言之,一种具有精神力量的稳定而非有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的稳定。

 • 这种稳定称作“强制性稳定”。

  强制性稳定的特点 • 不是依靠制度本身的调节机制,靠外在的力量; • 由于运用暴力和不适当的权威,并伤害了有关社会集团和利益,有可能激化原有矛盾,有时具有危险性 • 具有暂时性和较少的可靠性 • 有时具有危险性

 两种稳定的比较和转化 转化的两种情况 • 1)统治者出于个人、家族或本集团利益,无限期地,无止境地施加强制力,压制而不是解决矛盾,从而达到维持现状的目的。尽管这可以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而,这是一种消极的、退步的、阻碍历史进步的稳定。这种稳定最终往往是悲剧性的——大爆炸(动乱或革命、如马科斯政权)

 • 2)当统治者面临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时候,出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为了首先创造一个解决矛盾的社会条件——政治稳定,政府在社会承受力允许的范围内,暂时施以强制力,以遏制矛盾向公开冲突的方向演化。在建立这种强制性稳定之后,政府便积极、迅速、有效地利用这种稳定局面努力尽快解决各种矛盾,消除各种引起不满和动乱的根源;同时,又能随着矛盾的缓和,不失时机地健全和完善民主渠道,减少或停止那种压力,从而使社会稳定最终回到正常的秩序和法律轨道之上。这时,强制性稳定便转化为机制性稳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稳定就是积极的、有益的,甚至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国家避免灾难,度过危机,成为过渡到机制性稳定的必经阶段。

  关于政治稳定的一般理论 • 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 政治稳定的三个要素(社会动员、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

 • 政治稳定的三个阶段 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 • 传统性阶段——现代化阶段——现代性阶段

  稳定

 ——

  动乱

  ——

  稳定 • ―经济增长率与政治不安定之间的关系是随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变化的:倘若经济发展水平很低,那么二者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倘若是处在中等经济发展的水平,二者则近乎无关联性;倘若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二者间便存在着反比关系。‖ •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54页。

  • 第三世界政治稳定和动乱的一般规律 –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之父 – 亨氏发现“政治稳定同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规律:

 – 结论:―现代性意味着稳定,而现代化则意味着动乱‖

 政治稳定的三个要素

  • 社会动员 • 政治参与 • 政治制度化

  – 亨氏理论阐释:政治稳定取决于 三个因素 社会动员,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

 • 第一阶段(落后的传统社会阶段 )

 – 社会动员:赤贫、愚昧、封闭、社会动员程度极低,故动乱少 – 政治参与:只关注生存,不关注政治参与,十足的穷汉“不会空着肚子大喊大叫” – 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程度也很低,法治制度均不成熟和完善 – ―赤贫的人对周围的世界怀有畏惧之心,不易接受社会变革。……因此,存在着一种与特权阶级的保守主义一样深刻的贫民保守主义,并且后者同前者一样,都是力图使既存社会秩序永久化的一个因素。‖ Eric Hoffer, The True Believer, New York, 1951, p.17.)

 • 第二阶段(现代化阶段)

 – 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提高、通过传媒获取信息量大,不再是封闭群体,各种利益集团,成为社会动员的有利条件 – 政治参与: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满足,开始追求精神需求:言论自由、参加政党、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

  – 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的相对滞后。

 – 1)同经济发展相比,政治制度有相对的稳定性。

 – 2)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 3)同社会动员、政治参与相比,政治制度化有更大的约束性,而不是释放性,所以实施起来有更大的困难性。

 – 外加两个动乱性因素:

 » 本阶段出现贫富悬殊问题,民众对政府不满( “端起碗来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 ” )

 “倒U型模式 ” » 现代化过程增加了同西方的联系,造成了要求民主的更高的期望值。

 • 第三阶段(现代性阶段)

 – 社会动员:程度高 – 政治参与:程度高,但觉悟也高 – 政治制度化:政治制度化程度高,行为得到了规范 – 贫富差距缩小,动乱因素减少 二

 合法性的权威 与权威的合法性

 权力与权威的定义 • 权力:

 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

 四个经典定义

 •

 托马斯·霍布斯:权力是―获得未来任何明显利益的当前手段‖。Thomas Hobbes, Leviathan,

 Bobbs-Merrill, 1958, p.71. •

 伯特兰·罗素: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Bertrand Russell, Power: A New Social Analysis, London, 1938, p.25. • 马克斯·韦伯:“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与社会》,第81页。

 •

 丹尼斯·朗:―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 丹尼斯·朗:《权力论》(Dennis Wrong,Power:Its Bases and Uses),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权力的五个相关问题

 • 有意性; • 有效性; • 潜在性,即拥有权力与行使权力的区别; • 单向性即非对称性;平衡性,即如何使权力平衡的各种办法或手段,如分散其权力等; • 权力的效果的性质问题,即权力持有者用各种手段来争取一种效果,使对象口服\心服\行动上服从)

 权力或权威的三个特性

 •

 广延性:指遵从掌权者命令的B(权力对象)数量很多; •

 综合性:指A(掌权者)能够调动B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很多:

 •

 强度:指A的命令能够推行很远而不影响遵从。

 权力关系的极限

 • 权力关系的较大广延性给它的综合性和强度设置了极限:

 •

  权力对象数量越大,监视他们一切活动的困难就越大; •

  权力对象数量越大,为控制他们所需要的指挥链就越长,越分散,并造成新的下级权力中心,这种权力中心可能挑动斗争,坐享渔利,成为反对完整权力掌权者的中心; •

  权力对象的数量越大,他们对掌权者的态度差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掌权者不可能以同等的综合性和强大对他们行使权力。

 权威的种类

 • 强制权威、诱导权威、合法权威、合格权威、个人权威。

 • 1)

 强制性权威:A必须使B确信A具有对B使用武力的能力和愿望(警棍、手枪、核武器); • 2)

 诱导性权威:以积极制裁而不是消极制裁来威胁,使权力对象服从;靠奖励而不是靠剥夺或威胁达到遵从命令的目的(经济关系:一方比另一方控制更多的物质资源;雇主对雇员的固定报酬); • 3)

 合法性权威:一种权威关系,其中掌权者拥有公认的发布命令权利,而权力对象有公认的服从义务。

 • 4)

 合格性权威:一种权威关系,其中对象服从权威的指令是由于信任权威有卓越的才能或专门知识去决定何种行动能最好地服务于对象的利益与目标(非典,GRE考试辅导,医生对病人的忠告)。

 5)个人权威:对象出于愿意讨好或效劳另一人的服从,仅仅是由于后者的人品。它源于对象对独特的个人品质的感觉和评价而不是掌权者的强制,奖励或提供专家咨询的资源,对象的屈从,完全是自愿的(CHARISMA)。

 权威与合法性 • 首先,权威与权威主义是有所区别的。权威并不等于权威主义。

 • 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在政治哲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很多不同的用法,有时和权力(POWER),势力(INFLUENCE)和领导(LEADERSHIP)等概念相关联;有时和合法性(LEGITIMACY),权能(COMPETENCE)和认可(RECOGNITION)等概念相联系。

 • 丹尼斯·朗:―权威是成功的命令或嘱咐。‖

 权威的必要条件 • 命令与服从是权威的必要条件,不管命令的对象遵从的原因是基于他感觉到的权威行使者的资源、品质、地位、还是声誉。

 什么是合法性

 • 哈贝马斯:一个政治秩序被人民认可的价值。即人民认为这一政治秩序是好的,可以接受的,有其存在的价值,国家政权要稳定,必须确定其合法性。从―合法性‖这一术语本身存在的意义来看,一个政府或者统治者具有合法性,其主要含义是指这个政府或统治者能够对民众进行有效的,持久和稳定的统治。从遵守世俗法律的角度来看,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法律的制定者是谁,反映的是谁的意志。

 三种合法性的权威

 韦伯将历史上合法的权威分为三类:

 • 传统型(TRADITIONAL), • 神魅型(CHARISMATIC)

 • 法理型(LEGAL-RATIONAL)

 传统型权威

 • 传统型权威是指―建立在一般的相信历来适用的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统治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 与中国的法统相似。

 • ―如果一种统治的合法性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历来就存在的‘)制度和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之上,并且也被相信是这样的,那么这种统治就是 传统性的,统治者(或者若干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对他们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商务,1997 年,第 251-52 页

 神魅性权威

 • 神魅型的合法统治是―建立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所默示和创立的制度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或者楷模样板之上‖,此词原是一个宗教用语,―上帝所特别赐予的天才‖,韦伯用此词于先知、救世主、英雄等类型的领袖以及起义式革命领袖所具有的特点的权威。

 • ―‗魅力‘应该叫做一个人的被视为非凡的品质(在预言家身上也好,精通医术的或者精通法学的智者也好,狩猎的首领或者战争英雄也好,原先都是被看作受魔力制约的)。因此,他被视为[天份过人],具有超自然的或者超人的,或者特别非凡的、任何其他人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或者被视为神灵差遣的,或者被视为楷模,因此也被视为‗领袖‘。

 • 韦伯:《经济与社会》,第 269 页

 法理型权威

 • 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利的合法性之上,他们是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建立在理发和宪法及一系列法律之上的权威,在法理的权威中,救世主类型的领袖并不需要,变人治为法治,人民的认可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通过民主的程序,从法律取得的权威,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和法律的限制与制约。这是宪法的权威,也是民主的权威。

 合法性和权威的基础

  1)

 马克思列宁主义 • 2)

 宗教为中心的革命 • 3)

 民族主义 • 4)

 民主制度 • 马克思列宁主义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人民革命的运动为合法性提供了一种基础,在苏联、中国、古巴等国家; • 宗教为中心的革命,在伊朗;在塔利班统治的阿富汗 • 民族主义:以他人为目标。如果领袖通过民族主义来唤醒民众并以此作为其权威的基础,就必须有一个对立面,一个参照系。这种意识形态曾在很多国家成为政权的合法性基础(美国建国初期;现在的伊拉克)。在全球各种关系改善的境况下,这种意识形态难以作为基础; • 民主制度:发展某种以民主为基础的合法性;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权威,有选票作为基础

 三 三 发展中国家的权威主义 义 1.权威主义:起源与定义 • ―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出现于1920年代,在1960年代开始流行。它包括―专制‖与―独裁‖的含义,但主要是指现代化过程中介于―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和―民主政治‖(DEMOCRACY)之间的较为温和的专制政体。

 • 亨廷顿将政治民主化和政治稳定设立为政治发展的目标,将政治制度化设立为政治发展的标准。他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分析了从传统政治即君主制下的政治和殖民地统治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执政官制(PRAETORIANISM)的演化及其作用。

 • 所谓的执政官制主要指军人干政的状态,权威主义的权威即脱胎于执政官制度。

 权威主义的必要性与定义 •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亨廷顿)

 • 权威主义是指在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对早期议会民主制的反动而出现的,由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治强人或军事强人建立的权威政体,是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特殊的政治体制。

 权威主义政权的特点 • 1)一个有纪律的、集权的行政机构强加于政治之上,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 • 2)领导集团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意识、民族主义倾向和实用主义色彩; • 3)政治体系内缺乏广泛深入的社会动员,由领袖或一个小集团掌握着统治权;政府具有强大的―自主性‖; • 4)这种政治体制具有相对的专制性,在一定基础上限制个人自由;以通过政治稳定来谋求高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 5)权威主义制度是介乎极权主义与民主制度之间的一种较为温和的专制制度,这种政治体制并非必然从极权主义制度转变而来,存在着向民主制过渡的可能性。

 从东亚发展的实际看,权威主义政权看到并利用了其他发展战略所没有看到的因素:在动员内部资源、引导经济向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按照趋利避害的原则利用和控制外部力量、创造有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部联盟等方面,东亚的权威主义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把西方的传统民主应用于受东方的独裁与封建主义历史传统所支配的韩国社会是不明智的„„我们的内在条件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承受民主政制„„极其明白的是,在一个充斥着政治腐败、无原则的肆意追逐利益和权力的社会或经济制度里,民主事业、社会稳定与自由是注定会消亡的。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必须利用这个国家重建的机会来创立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 朴正熙:《我们的国家道路》,华夏出版社,1988 年,148,153,155 页。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这是自由主义者胡适十分喜爱的南宋杨万里的一首诗。一九三 0 年胡适选注这首诗时,将之称为自由与权威斗争的象徵。一九六一年胡适又亲书这绝句,送与狱中为因主编《自由中国》、筹组反对党而被台湾军政府投入狱的自由主义战士。

 权威主义体制的转换

 • 作为从专制主义到民主制度的过渡政治形态,权威主义的三种转换:

 • 从专制制度转变为权威主义制度 • 从民主制度转变为权威主义制度 • 从权威主义制度转变为民主制度

  个案:对 东亚国家转向权威主义政权的分析

 • 战后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战后初期-1960 年代初(模仿民主制)越、印尼、缅泰菲马新柬 2) 1950 年代末-1980 年代末(权威主义)

 3) 1980 年代后期始(政治民主化)

 1) 从 从 1950 年代末、1960 年代初始,东南亚国家先后转向权威主义时期,而 1960-1980 年代中期是权威主义政治东南亚盛行期,军人政权和高度集权的文官政府纷纷建立。()

 2) 权威主义政体的建立,既继承了历史上的统治传统,又继承了殖民总督集权体制的遗产,还因袭了民族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体制,同时也受国际格局变动 的影响。

 3) 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适合当权集团的需要,也受到大国霸权的支持(镇压左派力量或政党的需要)。

 •

 东南亚权威主义政体的大致类型 • 一党制(一党优势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 军人政权或军人与文官统治交替(泰国最早,其次为缅甸和印尼、南越、柬)

 • 主体民族上层集团长期执政,实行有限度的集权统治体制(马来西亚,1969 、5 ·13 事件,马华冲突,“权威主义开始”,马来人优先政策)。

 • 此外,还有越南的社会主义一党执政体制、文莱素丹国是绝对君主专制。

 主要特征:

 1 )

 政治上高度集权,独裁,经济上具有一定的现代化取向; 2 )

 不是封闭性的封建保守政权,而是对西方资本技术的开放, 3 )

 经济优先主义,将竞争性的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 4 )

 依靠精英集团和专家治国,建立权威- 技术型政权 •

 • “ 比较而言,军队统治是东南亚最为普遍接受的政府实践,国为就议会制度而言引起分裂的力量太强。军队纪律在其他一些没有严格纪律的社会里会起到临时统治的作用,直到巩固的文官制度产生、发展起来。特别是独立后的第二个时期,随着那些善于煽动民众狂热的个人领袖人物的衰落,东南亚出现了一种与以前不同的军队统治模式。” 卢西恩· 派伊:《东南亚政治制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89 页。

 二战以后,东南亚国家陆续摆脱了西方的殖民统治,并且取得了民族独立。其中许多国家纷纷仿效西方,建立起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然而,按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体制,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演变。菲律宾、印尼、缅甸、泰国都发生军事政变,并纷纷建立了军人政权;马来西亚,在 1970 年拉扎克出任总理后,修宪,发起“国民阵线运动”,对英国式的民主制实行了改造,于 1974 年建立了马来西亚国民阵线政治模式;新加坡则建立了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韩国与台湾也经历了以军人政权为特点的权威主义政治制度。以上各国的政体都从民主-竞争型转向了官僚-权威型,最后形成在国际上独特的东亚式的官僚权威主义政体。

 移植的西方民主制度并不适应东亚国家;本土的集权主义传统为东亚的权威主义政权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从战后初期到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一些曾受西方殖民的东南亚国家,却也纷纷实行西方议会民主体制。比如泰国早在 1945 年就建立了自由泰国政府,著名民主派领袖比里出任总理,并通过新宪法,从而正式确立了多党民主制。印尼于 1945 年就开始进行法国式的民主,1950年建立起了统一的印尼共和国,颁布了临时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内阁制。50年代中期以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许多东亚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议会政治。

 战后事实表明:西方议会民主制没有能发挥政治整合和政治稳定的功能。战后东南亚国家百废待兴,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急需的。“而议会民主制却使国家政治走向了愿望的反面,政治动荡与混乱大行其道,政治稳定成了泡影”。“西方的民主制是搬过来了,但遗憾的是,这种民主却没有一个取得成功。它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祸害就是政治动荡和混乱。”泰国、印尼、韩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均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纷争与动乱。

 高度集中的绝对皇权或权力寡头是东南亚乃至东亚的权力结构的基本特征。在行政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一切政务的最高决定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全国上下一切事务、原则均听命于他。在军事上,君主拥有最高军事统辖权,君主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在经济上,君主享有全国最大的财富,是全国土地和财富的最高所有者;在司法上,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一切法律、制度均由皇帝制定,法律对最高皇权没有任何约束力。金字塔式的政治结构乃是东方传统专制主义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东南亚威权政治产生的历史渊源。

 在近代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统治中,也都渗透着这种集权主义传统影响力。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都通过建立由自己控制的全国性的公会组织和各种形式的基层组织,把自己的政治权力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实行对全国的有效控制。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以及马来西亚的“巫统”等都是处于“一党独大”的权威地位,而像李光耀、马哈蒂尔、苏哈托、奈温这样具有绝对领导地位的领导人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权威政治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在某些方面,独立后的统治者可能同他们取代的宗主国的头面人物一样。”(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年,第 473 页)

 美国著名东南亚史专家约翰·卡迪在 60 年代初就曾预言: “民主政府在东南亚能否扎根生长,是个尚未决定的问题„„民族主义一旦掌权,更可能用传统的政府形式而不是用外来的政府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世袭头领中天命君主统治的传统的基础业已削弱的许多地区,民主政治得不到人们的信任,一党统治和专政可能是一种选择。”(约翰·卡迪:《东南亚的历史发展》 纽约:英文版,1964 年,第 601 页)

 东南亚国家独立后的道路:东亚式的官僚权威主义政体 民族独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实质性的演变----权威主义政体

 东南亚国 家何以转向权威主义

  菲律宾、印尼、缅甸、泰国都发生军事政变,并纷纷建立了军人政权;  马来西亚,在 1970 年拉扎克出任总理后,修宪,发起“国民阵线运动”,对英国式的民主制实行了改造,于 1974 年建立了马来西亚国民阵线政治模式;  新加坡则建立了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

  韩国与台湾也经历了以军人政权为特点的权威主义政治制度。

  以上各国都从民主-竞争型转向官僚-权威型政体。

 1)政治因素:移植的政治制度与本土的政治传统的矛盾:

 移植的西方民主制度并不适应东亚国家;本土的集权主义传统为东亚的权威主义政权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2)经济因素:现代化的要求 经济基础的落后是导致权威主义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权威主义政权为现代化提供了稳定的政治局面,受到社会的拥护或认可 3)社会因素:中产阶级的弱小和市民社会的不成熟使权威主义政权未受到政治上的挑战 4)文化因素: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东南亚权威主义政治形成的文化基础。

 本讲参考题:

 1) 在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政治自由可否协调?2)政治稳定是否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如何理解这种联系? 2) 权威主义政府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为什么?

推荐访问:发展中国家 主义 稳定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