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致富行情 > 价格 > [【致富经20140731期】刘丰才种大棚蔬菜致富,先挣一千万元再说] 刘丰

[【致富经20140731期】刘丰才种大棚蔬菜致富,先挣一千万元再说] 刘丰

来源:价格 时间:2018-08-17 点击:

2013年5月初,这个村子里来了一位叫田长伟的年轻人,他声称带了1000万回来完成一个准备了10年的财富计划。这个计划要是完成了,这一千万就能变一个亿,不但自己挣大钱,也带着村民一起发财。

  田长伟:我已经准备了十年,筹到了一千万元,回来以后,我就想在这块土地上,把这一千万,变到五千万。

  但是在这个小村里,很多村民都觉得不靠谱。

  宗建伟:俺们种了一辈子的地了,老天爷,种菜这么点儿事,我看不出他前景有多大,够呛、难看。一点谱也没有。

  朱文庆:照这么一想,不可能。看不到实际恐怕不大相信。

  田长伟老家就在三浒村。他为了这个财富计划,已经准备了10年。10年间,田长伟通过经营酒水公司,从一无所有变身千万富翁,原本在任丘市里事业顺利日子安稳,谁知2013年,他竟然把城里的房子卖掉了,还把经营红火的商贸公司也卖了,非要回村来种地。

 

  乔艳兵:他这么一说,咱这么一听,咱也没认真想这事儿,谁也没想到他真干这事。

  田长伟:卖酒只是我计划中的一部分,本身不是目的。

  田长伟把每年都有200多万元利润的商贸公司卖给了这个叫边春生的人,提起这事儿来,边春生至今还很不理解。

  边春生:我现在想不明白他怎么想的,这么好的品牌不做了,我不认为他傻,我认为他有毛病。

  放弃在城里打拼了10年的一切,田长伟回到老家村里到底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计划?

  2003年,田长伟退伍回到老家,从小热爱农村的他,回来后却发现一件令他心痛的事:村里竟然有些土地抛荒了。也就从这个时候起,看到这种场景的田长伟心里定下了一个计划。但要完场这个计划,至少需要投资五六百万元。

 

 

  田长伟:你要把先进的东西引进过来,他必须需要这么多钱,但是我,哪有这么钱。

  田长伟决定先到任丘市打拼几年。没有想到,他这一打拼就是十年。从2003年开始,他先后在任丘市里卖过家电、开过饭店。2009年,田长伟听说酒水利润比较大,就决定投入到酒水销售行业中来。

  田长伟:挣钱啊,听别人说挣钱这玩意儿。干这个行业能挣钱,都说酒水的利润相当大。

  田长伟没有卖酒的经验,但他认定,找对了方法用对了人,就一定能成功。很快他打听到有一个酒类品牌在任丘还没有代理商,就立刻找到该品牌在沧州的销售经理赵艳霜。

  而当田长伟找到赵艳霜后,却被赵艳霜拒绝了。

  赵艳霜:一是年纪小,再一个没有做酒水的行业经验,再一个也没有网络关系,各个方面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田长伟并没有放弃。他仍然隔三差五就去找赵艳霜,有时还假装偶遇,刻意制造与赵艳霜接触的机会。

  田长伟:一打电话,说赵经理在么,在这,正好,一块儿沟通,咱就带着个借口就跑去了,去跟人沟通了,其实咱是想跟人多见面多聊天多从人那学点东西。

  赵艳霜也看出田长伟的执着,就决定考验他一下。赵艳霜让田长伟先代理一个本地小品牌酒,如果年销售额能达到300万元,就跟他合作。

  之后,田长伟天天往乡镇跑,但身上却一瓶酒也不带,跑到乡镇上的超市,只是买水买烟,跟超市经理闲聊。贾梦军就是当时田长伟找的一家超市的经理。

贾梦军:我正在收钱的时候,他算账,结账的时候,然后聊了几句天,后来他就经常在我这儿买东西。

  王燕兵:人家先来几次,根本就没谈酒的事情。

  记者:都谈什么呢?

  王艳兵:聊聊天,进行一下其他方面的沟通。

  田长伟:去了三次也许也不会跟你提我是卖干什么的,你不要光谈酒,光谈酒就忒生硬。

  田长伟的策略就是先交朋友再谈买卖,他跑到超市里,就是为了跟就超市经理交朋友,大家熟悉后再跟人谈合作。

 

 

  田长伟:感情到位了以后,你想不让他卖都不行,他都给你卖。

  贾梦军:他老聊酒方面的问题,回头我就问他,我说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我现在做酒,我说你做的什么酒,他说了个品牌,我感觉挺有兴趣,我就说你给我拿过来点儿,我替你卖。

  用这种办法,田长伟很顺利地就把酒销售出去了。不到半年,田长伟把本地小品牌酒卖了600多万元,这让同行都非常佩服。

  刘彦宏:他这是从来没做过酒,我们已经是做十来年酒了,他一年就做火了,我们都赶不上他,所以我们行业里得说是一个神话。

  赵艳霜:通过一年的了解,对他做事的风格比较认可,虽然说在有些方面和其他别的户相比他不如人家,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了他。

  拿到代理权后,田长伟很快把这种酒年销售额做到1000多万元,生意风生水起。

  然而是正当生意最稳定的时候,2013年,田长伟竟然把公司卖掉了!还宣称要把钱全投到老家村里去。认识他的人听说这事儿,都觉得他有点不正常了。

  李永和:他卖酒也酝酿很长时间了,但是他改行,改这个决定也改得太快了。

  记者:跨度太大了。

  李永和:对,这个行业根本不沾边。

  田青山:人家都说他傻,我也说他傻,放着好日子不过,来冒这个风险。

  田长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还要从那个筹备10年的一个财富计划说起。

  田长伟从小生活的任丘市农村,乡亲们主要种植传统作物,即便是没有灾情,忙活一年,每亩也就六七百块钱。田长伟觉得,家乡地处京津腹地,距离北 京和天津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为什么不依靠大城市,提升家乡土地的价值呢?于是,回家乡搞现代农业,就成为田长伟心中必须要实现的梦想。

 

 

  田长伟:我回来的时候正好是30岁。如果到了40岁,50岁,我觉得我应该是不如现在精力够,我想趁着现在有这个精力,有这个冲劲,劲头还在,就把它干起来。

  然而,田长伟虽然决定要回村创业,但具体做什么项目,他并没有想好。2013年5月初的一天,他无意间打开的一个网页,让他欣喜若狂。

  田长伟:有那个图片,有里边倍儿绿的那种,种得挺好挺新鲜的蔬菜都出来了,都展现在棚里边,效果很好,很舒服。看了都勾起来了,把所有的东西,原先想干的东西都联想起来了。

  田长伟在网络上看到的,是山东寿光的蔬菜大棚。这些图片给田长伟很大启发,自己家乡最大的优势就是距北京非常近,如果自己也种出像山东寿光那样的蔬菜,早晨采摘出来,运到北京后还带着露珠。

田长伟:从我这个基地,到天安门,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到新发地还要近。而且我这块儿摘下的菜,一个小时就可以到市场,再有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就可以到老百姓餐桌了。

  田长伟从没种过大棚,而且他听说在老家种大棚的基本都失败了,但他发现,本地的大棚比较简易,主要夏天出菜,而夏天蔬菜集中上市,价格很低,自然赚不到钱。

  他当即决定,种反季节蔬菜,冬天上市。他把城里的房子和公司卖掉了,凑了1000万元回到了老家。对于田长伟的决定,妻子非常支持。

  妻子:他干什么我都支持,从结婚到现在,他干哪一行哪一业我都支持。

 

 

  记者:都支持,你不怕他赔钱么?

  妻子:不怕。最起码我有老公,有老家的房子,有老公有孩子,就够了。

  有妻子的支持,田长伟更是信心满满。可他离开家乡已经十年,猛然间跑回来,还宣称一千万变一个亿,村里没人敢信,所以田长伟的第一步包地,就全吃了闭门羹。

  宗建伟:万一咱们租出去,他弄得乱七八糟,他赔本了,你跟他打架去啊。

  一亩地都没有包到,田长伟非常焦急,他意识到,想成功包地还必须请到一个合适人,那就是村里人缘很好的大哥田青山。田长伟找到大哥,劝他跟自己一起干。

  田青山:我当时说不干,你也别想整,我不想干,因为这玩意儿太累人了,说白了简直都不是人干的活种地。

  劝了两个星期,大哥都是一口拒绝。两个星期后,田长伟又突然不提这事儿了,只是一个劲地请大哥一起出去旅游。

 

 

  田长伟:我说咱一块儿出去玩去吧,你也没什么事,我这边也拖几天。

  田青山:没事儿就拉着我走,我说干什么,出去转一圈,他不说干什么,转一圈。

  名为旅游,实际上,田长伟是拉着大哥到处考察去了。田长伟自己先在网上查询,找到哪里大棚种得好,就拉着大哥跑到哪里。

  田青山:转一圈就是看人家园区去了,确实后来我挺感兴趣,人家种那么好,为什么咱做不好呢。

  旅游回来后,大哥同意帮助田长伟。2013年7月,在大哥的出面协调下,田长伟以每亩1040元一年的价格顺利流转了240亩土地,租期20年。

  那时候,田长伟一心扑在基地建设上,晚上十二点以后才回家,回家后还不睡,还要思考第二天要干什么事。好不容易睡着了,不到两个小时,天又亮了。

  当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田长伟玩命干活,后背被晒得爆了皮,黑红黑红的,睡觉都只能沙发上趴着。提起这事儿,田长伟母亲现在还控制不了情绪。

  白秀凤:心里不好受,晒得这都爆着皮了,去年。

  大哥想起当时的情况,也一度哽咽。

  田青山:别拍了,别录了。

  到2013年10月底,田长伟终于建好了32个大棚,光建设大棚,就花了500多万元。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一个意外差点将整个园区毁于一旦。

田长伟:从我这边儿一看,拿着家伙就往那儿跑。

  记者:当时你什么感觉?

  田长伟:当时没想别的,就直接往那边跑了。

  宗占国:全在后边跑,究竟哪个棚也不知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

  原来,那天傍晚快要下班时,园区一个棚突然冒起浓烟,员工们赶紧跑了过去,等田长伟赶到时,整个大棚已经大火熊熊。

  记者:是哪个棚着的火?

  田长伟:当时就是这个棚。当时那火苗比我高。如果有风的话,就把我也烤了,我正好迎着火上。因为靠后坡,我迎着火往那儿拍。

 

 

  记者:你怎么敢往上扑啊?

  田长伟:当时也没想,一看,就那儿火旺,你就扑那儿。

  杨盼:爬从大棚后边,爬上去 ,拿着剪刀,割那塑料布,那火快烧着他了。

  员工见田长伟不顾危险爬上棚顶,一帮人也跟着爬了上去。田长伟看到员工为了基地安全也不顾危险,心里很感动。

  田长伟:大家伙儿也都拿咱们园区当自个儿家的,都来这么维护。

  杨盼:当时这火一看,挺着急,一个大棚十好几万,人们挺着急的。咱们在这儿干着,得保护着。

  这件事也给田长伟很大震动,他觉得眼前的事业是大家的,这事必须快速成功,然后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2013年11月中旬,田长伟把22个大棚种上了尖椒,其他的种上茄子。他觉得种菜这事很简单,多施肥就多收获,于是田长伟让员工使劲施肥。果 然,尖椒苗长得特别快,12月的时候,大棚里已经绿油油一片。然而到了12月月底的一天,田长伟来到大棚,眼前一幕令他十分震惊:原本开满了花的大棚,花 全掉了,甚至有些辣椒苗也都蔫了。

  田长伟:本来看着这花,这么一看,倍儿舒服,一开始都白了,你看我这一块儿,都是白的,一层花。但是后来不是那么回事儿,你过了几天,整个花都落了。

  眼看就要收获的尖椒出了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上千万的投资可能就要打了水漂,家人都非常担心田长伟。更没有想到的是,正在这时,田长伟突然不见了。

  妻子:他每天其实都回去得很晚,但他回去几点,一点也好,两点也好,我都等他。几点我都等他,结果没回去,我给打电话也没人接。

  田长伟怎么会突然失踪?他到底去哪儿去了呢?

  田长伟:也没顾上告诉家里人去哪儿,当时一看实在不行,想了想这个东西确实不好弄。

  原来,蔬菜出现问题后,田长伟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找对人,于是,他开上车直接就走了。过了两天,家人还在着急的时候,田长伟又突然出现在园区,还带回来一个叫刘丰才的人。

 

 

  田长伟:这是咱们园区刘丰才刘技术员。

  田长伟离开的两天,就是到80公里以外的固安县找刘丰才了。刘丰才是一个有20多年大棚蔬菜种植经验的技术员,去年5月,经朋友介绍,田长伟认识了刘丰才。但当时田长伟的一句话,让刘丰才认定田长伟种大棚肯定成不了。

  田长伟:我这棚里是三千多棵秧子,这就一万斤左右,按去年年底的价格,就三块多四块多不等,我这30多个棚,能达到一百万。

  刘丰才:你看用这种计算方式来计算农业的效益,这纯粹是外行的表现。

  影响农业收益的因素非常多,而田长伟却这么简单地计算收益,这让刘丰才感到田长伟太不知深浅,根本成功不了,就拒绝了他。但田长伟看刘丰才管理的大棚都井井有条,认定有了刘丰才,自己的菜肯定就能种好。田长伟磨了两天没什么效果,就定下一条缓兵之计。

田长伟:我说刘工这么着,先到咱们园区看一下,先把问题解决一下,因为毕竟原先也认识,这么长的关系了。解决完后我再把你送回来。

  刘丰才答应来帮几天忙,在这几天里,田长伟吃住都跟着刘丰才在一起。每天都请教种菜技术,有时候都聊到半夜。

  刘丰才来到后,马上找到了辣椒苗死的原因。原来,问题出在了田长伟施肥太多上。之前温度很低,所以没什么影响,正好那几天气温升高了两度,棚内肥料开始发酵,这才导致落花和死苗。刘丰才让工人马上打开薄膜,把棚内温度降下来,很快解决了问题。

  田长伟:有了刘工一切成功。

  记者:啥?

  田长伟:有了刘工,一切成功。

  来帮忙的那几天,刘丰才发现,田长伟每天早上五点准时出现在基地,而且请教问题也很诚恳。刘丰才对田长伟的印象发生了变化。

 

 

  刘丰才:推心置腹地接触了这么久,这么深的交流,感觉他也是个干实事的人,感觉他骨子里,这件事不成功就不罢休。

  刘丰才终于决定留下来帮田长伟创业。2014年初,田长伟有了得力助手,第二批尖椒很快种了出来。

  记者采访时,正好有任丘市一家超市的人来基地想和让田长伟每天供应尖椒和茄子。但面对上门的买卖,田长伟却出乎意料地拒绝了。

  田长伟:我也不想拒绝,但是我实在没办法跟他合作,因为眼前基地面积比较小,蔬菜供应不稳定,即使我跟客户合作了,到时我怕失信于客户。

  刘亚娜:现在虽然咱们暂时不能合作,但是我对他将来充满信心

  由于产量不够稳定,田长伟决定先不供应超市,而在任丘农贸市场直接销售。截止到2014年5月,30万斤尖椒卖了50多万元。

  田长伟觉得,带动村民种植大棚,让三浒村成为一个以蔬菜大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村庄,可以大大提高家乡土地附加值。但对于大棚种植,村民并不敢轻易尝试,所以只有自己成功了,才能带动村民一起种。

  田长伟:以后老百姓都起来了,我们地方家家户户都种大棚,都来发展这一块儿。我自个儿再强,我也做得很小,大家伙儿聚起来了,能量会更大。我们就真正达到产业化发展了。

  现在田长伟大棚管理已经走上正轨,而看到他基地初见成效,有些村民已经打算跟他一块儿种植。

 

 

  朱文庆:他们种大棚成功了,还可以带动我们一块儿种大棚。

  记者:您有这个打算?

  朱文庆:对。

  田长伟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创业计划才初见成效,今年他准备把基地扩大到一千亩,并发动整个三浒村一起种植大棚蔬菜。他预计两年后,三浒村蔬菜销售额将达到一个亿,提升家乡土地附加值将不再是梦想。

  田长伟:现在是供应本地市场,因为现在咱们是规模太小。

  记者:240亩还小啊?

  田长伟:小。因为北京石家庄天津这块,大集散地,要量比较大,咱们这个都跟人没有办法合作,所以我想把这块儿都规划起来,规划到一千多亩,咱们就可以对接京津了,直接跟人合作,对接京津。

推荐访问:大棚 致富 蔬菜 【致富经20140731期】刘丰才种大棚蔬菜致富 先挣一千万元再说 致富经大棚蔬菜 致富经种土豆致富视频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