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 种植 - 加工 - 创业 - 骗局 - 问答 - 百科 - 节气 - 民俗 - 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致富创业网 > 种植致富 > 瓜果 > 农民创业事迹

农民创业事迹

来源:瓜果 时间:2020-07-16 点击:

 篇一回乡农民工创业先进事迹

 远离家乡学本领扎根五汛创大业――回乡农民工杨朝江创业纪实杨朝江,**群瑞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九六五年出生于**县五汛镇汛西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个昔日农家娃,如今已成为带领群众致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手,成为该镇企业纳税大户。回忆他那奋斗之路,可算是“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一)在 1991 年,他夫妻俩被人介绍至**市打工,来到一家广播电视器材厂,主要生产音频变压器,他对一切都感到陌生,不知从何做起,只能做一个辅助工,几个月下来挣钱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看到别人的工资比他们俩高几位,只因为自己不懂技术,不能独自操作生产,他决心从头做起,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他花了 210元钱到市新华书店购买了《用电知识手册》、《音频变压器生产技术》等书籍,刻苦学习,用心钻研,夫妻俩双双拜该厂高级工程帅周祥瑞先生为师傅,老老实实地学,恭恭敬敬地学,经过几个月的勤奋努力,熟练地掌握生产各道工序技术,生产的产品合格率均在 98%以上,荣获厂先进工作者,他也同由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操作工。为开发新品,他大胆创新,刻苦钻研,试制生产音频变压器 20 多种新品,为企业创造巨额利润,先后受企业和地方政府表彰奖励。他富了不忘家乡亲友,在**期间先后介绍 30 多人到苏南打工,而且精心培养,毫不保留地教,不分早晚地帮,使他们在一年左右都能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篇二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事迹

 返乡农民工先进事迹

  长湖岭上春来早 岭上刘家农庄好

 他是一个返乡农民工、家底薄弱、无任何固定收入,为了创业,背上一身债务;为了创业,他使出浑身解数……到深圳做客运,到山东烟台经商,在家乡做装潢……经过数十年的奋斗、拼搏,他被锻炼成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农民。再次回到家乡,他决心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以新时代新农民的新气魄来创办一番新事业,以引导父老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他就是 XX 县 XX 乡 XX村的 XXX,集“XX 省科技示范户”、“XX 市科枝示范户”、“XX 市科普带头人”、“XX 县新农村建设带头人”、“XX 县科普惠农先进个人”和“XX 乡优秀共产党员”、“产业发展标兵”等多种荣誉于一身的新农民。

 紧抓机遇大造林

 常言道发展农业,一靠科学,二靠政策。2002 年冬,刘子健通过看报、看电视,知晓了国家退耕还林的惠民政策,立即紧抓这一机遇,联合其在皇图岭笔田村的姐夫 XXX,通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跨乡租得一块为期 30 年、面积达 450亩、名叫胡冲茶场的大荒山作为创业基地。紧接着,他又在本村的长湖岭上向村租赁 30 年、面积 50 亩的荒芜茶场作补充,实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为此,他竭尽了家中多年的积累,并采取从信

 用社贷款及合股筹资办法,当年筹集资金 30 多万元,雇用 2 台推土机整地一个多月,后又雇用民工达 1200 多个工日,全部栽种了良种油茶,成为当时全乡最大的造林户。尔后,刘子健年年严格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每年精心对油茶林进行 2 次抚育,使林木长得绿绿葱葱,充满生机。

 立体开发重生态

 林场不仅旨在经济效益,而重要的还在于其生态效益。刘子健在不遗余力地实施庞大的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后,看到长湖岭山上仍有不少荒山秃岭未绿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于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于 2005 年春又千方百计地筹资 20 万元,将组里的近百亩荒山租赁 30 年,并积极利用县里的“水保”项目发展“新世纪梨”60 亩、砂糖柑 40 亩。2008 年春,刘子健又将本村其他 8个村民小组的 500 亩荒山全部租赁过来,营造以油茶为主的水土保持林,让这些昔日饱经雨水冲刷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为了将林场当花园来建设,2007 年,刘子健在山上建起了一栋红砖住房和猪场,兴修了一条 1 公里长的林中机耕路,在山上打了一口大水井,建筑了 20 口水池,房屋周围和道路旁栽上了绿化树木,并通过兴办综合养殖场,利用猪粪办沼气,利用沼渣作肥培林子,利用沼气烧茶煮饭又点灯,走综合发展利用的生态立场之路。

 “以短养长”闯新路

 林业生产是项生长周期长、利益见效慢的行业。不少造林大户常因前期投入大、资金来源枯竭,陷入难以为继困境。有的人只好中途亏本向外拍卖;又有的人只好无可奈何地中途废弃。为了做出一番成绩,刘子健顶着巨大的压力,从2007年开始,全家移居长湖岭山头,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坚持以场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农场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探索出一条以综合养殖辟收、速生水果催收、油茶穗条增收和油茶生产助收的现代生态农庄。

 去年自繁公猪 1 头,母猪 30 头,产仔猪 600 头,年出栏牲猪 800 头,牲猪销售总收入达到 228 万元,除去饲料等成本,形成利润 46 万元;出售鸡 2 万羽,出售鸭 2 万羽,总收入 82 万元,创利润 20 万元,综合养殖场总利润达到 66 万元。

 50 亩速生水果林“新世纪梨”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实现了两年挂果,去年进入盛产期,并以每公斤 5 元的高价出售鲜梨 37000 多公斤,销售总收入达到 16万元,纯利润达到 12 万元。

 千亩油茶林,全部是由良种嫁接苗移栽,成为全县各大苗圃采穗的大基地。去年,刘子健以每公斤 12 元的价格出售穗条 5 万公斤,获销售总收入 18 元,纯利润 15 万元。同时,油茶总收入达到 8 万元,纯收入 5万元。

 篇三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五篇

 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五篇

 第一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何光平,男,现年 49 岁,19 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帅家沟村支部书记。

 20xx 年 xx 月从广东毅然回乡创业,正直村级换届选举,通过投票选举,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这副重担,一个光荣而艰巨的担子压在他肩上,贫穷落后的山村,交通晴通雨不通,群众天晴几日无水喝的状况,不卫生整洁的村寨旯旯角落,矛盾重重,家乡贫穷的面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说"要谁来带头让百姓致富,要谁来改变家乡面貌,我是党员,我有责任,我有义务,我下决心把一腔热血洒在家乡。"抓班子队伍建设,凝聚力量促发展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这是他任党支部书记前的现状,上任后他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采取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充分体现村民自治和村民参与,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年前,他调查本村已有资源,通过优化管理和资源重组,将原有美国黑李项目从农户个体管理转化为村集体统一管理,通过这一措施,美国黑李得到了良好的管理,长势诱人,20xx 年美国黑李产值达到 20 万元,金收入 15 万元。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一支为民办实事,威信度搞,群众爱戴的村级队伍。

 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模式。

 三年前,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帅家沟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富,先修路"何支书如是说。于是他带领村级班子成员、村民投入到入村公路的建设上。通过村民筹资外,他还拿出了在广东辛勤换来的积蓄 2 万余元修通了黄家山组的通组公路。20xx 年通过多方努力,帅家沟村"一事一议"通村道路硬化项目启动,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积极投工投劳,使得项目提前顺利实施完工。今年,为了改善村民的饮水困难,他充分的利用县级驻帅家沟村这一资源,他多次到思南县发改局驻村干部对接水池建设项目,现村民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同时还争取到种植核桃 xx0 亩、冬桃 250 亩、柿子 150 亩的扶贫项目,在他的带领下,村级班子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苗木成活率达到了 96%以上,预计 3 年内将见经济效益。帅家沟村在他的带领下,不仅逐步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走在全乡的最前列,为其他村的产业调整探索出一条道路,树立了榜样。

 抓示范效应,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

 何支书在发展村级经济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户对全新的生产模式顾虑重重,总怕发展不成功带来严重损失,这种顾虑思想严重的阻碍了村域经济发展,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思想,他亲自试验。20xx 年他利用本村优越的草地资源,自己投入了 15 万元修建了全村的第一个养牛场,今年存栏 37 头,出栏 16 头,收入 15万元。今年,与同村村民合资投入 xx0 万元建立养牛场,预计存栏 xx0 余头,年出栏 40 余头,同时种植柚子 xx0 亩,成型后年收入预计突破 300 万元以上。打消了村民顾虑,村民看到了发展专业化产业的优越性,纷纷加入养殖产业化,种植产业化队伍,村域经济发展势头一片良好。帅家沟村村民在何支书的带领下,团结力量,协同一心,建立起一个有威信,有作为,办实事的村级班子;通过有效利用本村资源和县乡驻村干部资源,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建立起具有规模的专业种植、养殖产业,带动全村人民一同奔向小康社会,20xx年帅家沟村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xxx,江苏普泰隆阀业公司总经理,福建安溪人,一个 xx"新市民",也是一个地地

 道道的 80 后。1984 年出生的他和众多的 80 后相比,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从当年只身一人前往上海打工到如今的小有成就,这 10 多年的创业打拼让他品尝到了同龄人不知道的酸甜苦辣,那些走过的艰辛创业风雨路程,让他倍感珍惜。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xxx 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1984 年出生在福建安溪参内乡田底村,家中历来务农为生。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原因没有继续读书。2000 年初,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年轻气盛的 xxx 也有了一种外出闯一闯的念头,那年刚满 18 岁的他只身一人外出打工。在上海奔波一年后,到 xx 投靠亲戚,找了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来到 xx 后,xxx 发现 xx 的民营企业遍地开花,许多老板也是创业致富,置身其中,不禁有所触动。他一边打工一边想 xx 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而且有的人也是空手起家然后逐步发展壮大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办一个企业呢?他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自己的创业项目锁定在自己打工时比较熟悉的阀门加工上,走出了创办企业、改变贫穷的第一步。

 二、努力拼搏,艰辛创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企业创办之初,也走过了一段艰辛之路。企业刚创办时,只有 xxx 一个"光杆司令",既是采购员、推销员,又是生产工人和货物搬运工。常常为了接一个单子,四处奔波,好不容易有了订单,又要自己生产,没有人手,他就自己干。为了添置设备筹资金,曾经跑遍了银行找寻贷款却因为外地人的身份吃了闭门羹,订单要交货,把他急得团团转,四处找人帮忙,终于有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借给了他三万元,解了燃眉之急。至今回想起来,xxx 对那段创业初期的经历依然唏嘘不已。靠着自己的脚踏实地,订单慢慢多了起来,工人也逐步稳定了下来,2005 年在璜塘上村工业园找到了合适的厂房,公司终于开始走向了正轨。20xx 年,在璜塘上村村委的帮助下,又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企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截至 20xx 年底,公司拥有员工 32 人,其中大学本科生 8 人,实现营业收入 1000多万,利税 15 万元,为一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搏击商海,创新创业。企业要发展,要壮大,产品是根本,没有适应市场的产品作保证,企业就没有希望。为了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要,xxx 常常自己亲自操作,掌握技术要领后,再传授给聘请的师傅。他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研发各类产品及其配件,逐步获得了客户的信任,技术创新带了丰厚的回报,在获得 6 项专利的同时,更为公司赢得了双良集团、三房巷集团、中石油的青睐,产品销路进一步拓宽,更是远销韩国、日本。公司在 20xx 年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带头人,xxx 把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推动着公司的发展壮大。

 四、学习奋进,知识创业。发展无极限,追求无止境。xxx 经常说到,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这样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虽然自己是初中毕业,但是对于自己的要求却一直很高,已经是老板的他依然通过进修拿到了大专文凭,今年更是自学计算机 CAD 制图,专心准备参加工程师的考试。他说知识就是财富,今后要做大做强企业,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使公司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富而思源,勤俭创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磨练,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知名度。有的人对 xxx 说你现在是一个老板了,该享受享受了。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一笑了之。平时除了喝茶钓鱼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爱好。赚到了一点钱,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讲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钱用到扩大再生产上,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听说到村干部为了成立村级关爱基金到处筹集资金,xxx主动捐出了 3 千元,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他的爱心和责任感。

 "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xxx 深知,今天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的一小步,但创业的青春无悔。

 第三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20xx 年大专毕业后的闫玉霞想过很多的就业之道,面对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繁华她彷徨过,面对每月几千元固定月薪的工作她犹豫过,曾几何时"村之娇女"的她在面对就业时也无奈了,在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面前又有多少大学生在就业之路上挣扎?带着很多纠结思绪她回到了自已的家乡新甸镇合顺村闫家卜,当看到村里和家里种小柿子的温室大棚时,她感到豁然开朗,发展家里带动村里温室大棚难到就不是很好的创业之路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闫玉霞很快从迷惘和彷徨中走了出来,实现了角色的转换,阳光女孩的激情与活力又重新展现出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她遭遇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80 米长*8 米宽的大棚估算成本就需要 8 万多元,这对于刚毕业的闫玉霞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起初,她向亲戚朋友们借钱,但是借钱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很多人看到她以前也没搞过大棚,经济效益如何都是未知数,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钱给她,还有人劝她放弃想法,多考虑一下,但是资金的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眼看着就要错过当年的最佳种植时间了,闫玉霞开始联系镇信用社贷款。

 资金问题解决后,技术问题又成了最大的难题。根据这样的情况,闫玉霞又忙着联系种小柿子方面的技术人员,在过去村里大棚种小柿子很多时候都是凭着村民自已多年种大棚的经验来搞。但闫玉霞认为这样不行,在农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还用过去的老方法种大棚是不行,经多方考察和请教专业技术员,她自已也逐渐的掌握了种植小柿子的技术,并把有经验的技术员带到村里,有了技术员的帮忙,温室大棚终于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开始忙碌起来。闫玉霞每天都早出晚归,从建设大棚到扣棚,再到育苗,直到最后的种植,收获。

 从之前的从不沾土,到整天蹲在大棚里,跟土地打交道,闫玉霞说自己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她并不觉得这样的改变有什么不好。她经常对周围的人说"土地是农民的亲人,而农民是我的亲人,我一定要将温室大棚做好,并且带领本村村民一起致富。"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到 20xx 年xx 月末,她的大棚第一批小柿子上市了,当面对七八万的收入时,她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这是她毕业后第一笔靠自已双手创业得到的收获。当同村的村民看到闫玉霞种的小柿子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比自已家种的好时,都到她这里"取经",她也无私的指导大家,有些在观望的村民也决定在她的的带领下发展大棚小柿子种植,现在合顺村的"小柿子"已经是一个当地的品牌了,闫玉霞准备 20xx 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创业,她的确感受到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当创业有成绩和收获时,他认为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她幸福着、快乐着。

 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迈开大步,甩开臂膀,在创业致富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努力为家乡新甸镇合顺村建设增光添彩。

 第四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从一个怀揣梦想靠月收入几百元的打工仔,到一个崭露头角拥有 30 多名工人的企业带头人;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毛头小子,到一个敢于创新,追求进步的业界精英,平凡的黄 xx 用十几年的坎坷经历成就了非凡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诠释出一段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黄 xx,男,1983 年出生,湖北随州人,现任随州市黄金家具厂董事长,先后被评为吴山镇 2014 年度致富带头人、2014 年度产业发展带头人、"十大青年创业者";他所创建的黄金家具厂解决了当地 30 多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其中有 17 名为共青团员,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做出了贡献,2014 年 3 月,该厂被共青团随县委员会评为"青年文明号"。

 全心全意创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 xx 所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他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荆棘,但他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打造出发挥自身价值的事业平台。

 一、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 xx 的创业故事和他贫穷、艰苦的童年生活是分不开的,由于家庭的不幸,他 8岁时,母亲意外去世,xx 岁那年,父亲也追随母亲撒手离去,留下年迈的爷爷以及他们姐弟四人,作为家里的长子,黄 xx 毅然将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异常艰苦的童年生活造就了他坚强不屈、勇于担当的性格。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20xx 年,黄 xx 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随州市吴山镇,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黄 xx 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厂房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还没有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黄 xx 没有胆怯,自小养成的不屈的性格让他坚持了下去,为了节约资金,他自己当起了工厂建设的包工头;为了拥有成熟的技术,他从广东招来了一批老部下同他一起创业;为了调查市场,他独自游走 30 多个城镇......终于,摆在眼前的困难一个一个被他攻破,事业也逐渐上了轨道。

 二、充实的打工生涯奠定了他创业的物质、精神基础。16 岁那年,刚初中毕业的黄 xx 怀揣着问亲戚借的 200 元钱只身一人南下深圳打工,由于他的勤奋好学,20xx 年便在广东从事家具生产并担任技工一职;20xx 年,被怡丰工业集团旗下的丽高家具厂聘为开发设计部主管;20xx 年,年仅 23 岁的他已是惠州金点家具厂的厂长......丰富的打工生涯让他拥有了一流的家具生产技术和丰富的销售经验,也让他有了回乡创业的信心和经济基础。

 回乡后的黄 xx 知道,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他看准了家乡的家具市场资金回笼快,市场前景好,于是坚定不移的做起了家具生产、销售工作。厂房盖好以后,他带领着自己的老部下们,加班加点的研发样品,8 月份的天气异常炎热,但凭着他们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开发完成了十几个样品,并于当年 9 月份将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令人惊喜的是,该系列产品一上市就异常火爆,供不应求,实现了产销两旺的目标,黄 xx 的创业之路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

 三、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工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县政府为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刺激创业和就业,不断改善创业环境,为创业大军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黄 xx 一回到家乡,就感受到地方政府营造的良好创业环境,在各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扶持下,黄 xx 带领着黄金家具厂的全体职工努力奋进,拉开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序幕。

 为了生产出质量一流、大方美观的家具,黄 xx 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在员工队伍中普及了操作技术,这样,一个高素质,高产量,高环保的家具生产厂家在吴山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站稳了脚跟。

 饮水思源勇担当

 在黄 xx 看来,做企业也要饮水思源,财富取之于社会,就要用之于社会,几年来,黄 xx 积极服务青年就业,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为政府解决城镇人口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实现农民工本地就业,减少留守老人、儿童数量。吴山镇是随州市的一个偏远乡镇,老百姓仅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会选择出外打工,留下老人照顾年幼的儿童,因此,平时在村子里很难看到青壮年,村里的小孩也得不到很好的教育,拥有着艰难的童年记忆的黄 xx 回乡创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收村里的青壮年

 剩余劳动力,实现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黄 xx 知道,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想要解决全部村民的就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黄 xx 的努力下,20xx 年,村里大部分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的运用,仅黄金家具厂就招收了 30 多名农民工,并计划进一步扩大工厂规模,解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精心管理建队伍

 黄 xx 自担任黄金家具厂董事长以来,深深地知道,要想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员工的素质一定要不断提高,于是,他抓管理、抓业务、抓队伍,开创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局面。

 一、抓管理,上下一心谋发展。黄金家具厂招收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和黄 xx 是乡亲,员工素质不高,纪律意识不强,为了提升员工的纪律意识,黄 xx 通过精心组织,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并选配了最优秀的管理人才加入进来,为了说服乡亲们遵守规章制度,黄 xx 以身作则,并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最终建成了一支纪律性强的员工队伍,形成了上下一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抓业务,身先士卒求发展。工厂的销售市场发展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黄 xx 带领全体员工共同分析市场,划分区域客户,分区分片逐个进行营销,他克服重重困难,身先士卒,各个商场进行攻坚,为工厂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业务高手。

 三、抓队伍,提升素质共发展。创业中的黄 xx 认识到,万事以人为本,人的基础打不好,事业就很难发展,于是,他制定了"一小时学习制",每天抽出一小时,组织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与交流,并在工厂内部设立了读书角,鼓励员工工作之余不忘学习,另外,他还经常派员工走出去学习,回来后与其他员工共同交流,在不断的培训交流和学习中,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黄 xx 的不断努力下,20xx 年,黄金家具厂年销售额达到了 350 万元,并定下了 20xx 年突破 600 万元的目标。"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黄 xx 深知,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在今后的生产经营中,他一定会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家乡农民工再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第五篇个人创业事迹材料

 郎琳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 4,由于人口多,家境十分坚苦。因此,高中毕业后,辍学回家务农。面对家里的几亩薄田,他曾经感到过恢心,单凭几亩土地,也许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但是又一想,这片贫瘠的土地既然养活了父辈们,同样也能养活本身,就是种田,也要干出个样来。出门四处打工,周转很长一段时间也没什么起色,于是去云南省做手机修理工、开包子馒头店。开包子馒头店这件事使他欣喜若狂,赚了一小笔钱,这件事不单是使一个年仅 23岁的他一下堆集了较为可观的资金,更重如果木立了他经商的信念,深信无论任何时侯,任何事情,只要肯于专心就有乐成的可能。

 走出土地,寻觅商机、好男儿志在四方,外面的世界也许会更精彩。20xx年,他带着对城市生活的憧憬,怀着忐忑不安的表情,辞别了家乡,走进农民进城务工的行列,来到昆明市开始了创业的第二步,一次偶然的时机,在街头他看到了招收瓦厂技术员的广告,他敏锐地意识到时机来了,就立刻到书店购买了有关制瓦技术的书,连夜突击,第二天一大早就去面试,瓦厂厂长看他很在行,人又聪明,就聘用了他。郎琳边学边干,

 《农民创业事迹

推荐访问:事迹 农民 创业

上一篇:脱贫攻坚整改报告
下一篇:嵩县调研报告

致富创业网 www.csyzzm.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致富创业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